日前,《陽泉日報·晚報版》刊發了一則“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新聞報道。報道中提到的“剪紙、根雕、拓印、面塑、戲曲……各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入校園,受到了學生們的廣泛喜愛”,讓筆者感觸頗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強大的文化凝聚力,還蘊含著塑造人、培養人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從剪紙藝術到掐絲沙畫,從手工面塑到舞獅表演……這些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非遺文化項目,正逐步走進我市各中小學校園,豐富著學生的文化生活,在學生心中播下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培養著新一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正如報道中市七中黨支部書記李硯飛所說:“這種身臨其境的文化體驗,比課本知識更加生動鮮活?!睂⒅腥A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教學,不僅有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而且有利于豐富和拓展教學的內容和資源。 近些年來,我市各中小學校也在積極探索創新性教學模式,將傳統文化融入學校教育,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煥發新生。如義東溝小學將舞龍表演、戲曲表演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開學典禮;平定縣西關小學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給學生講解非遺作品。這些校園活動都有助于學生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教學載體也需要不斷拓展和豐富。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和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過程。比如通過校園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平臺等,開設挖掘和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傳統美德的微課,并積極發布和及時更新相關內容。此外,還可以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等打造智慧課堂。 要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教育,常態化、沉浸式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強化師資隊伍、基地資源、主題課程等多維度建設,持續豐富學校的課余文化生活,在我市中小學校營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讓傳統文化在校園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翟 ?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