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市委書記雷健坤深入我市部分縣區調研文化旅游和文物保護工作。她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工作方針,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切實讓文物和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市領導李文兵、郭曉東、李君、張立君參加。 銀圓山莊位于中國傳統村落礦區官溝村,是清代愛國紳士、山西保礦運動發起人之一張士林的祖建故居。雷健坤走進古建筑實地參觀,詳細詢問銀圓山莊保護、開發等情況。她指出,銀圓山莊是晉商文化演繹的印證之一。要堅持規劃引領,統籌好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要大膽學習借鑒,深入挖掘內涵,優化要素供給,更好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叫響陽泉文旅品牌。 陽泉郊區木化石群距今3.1億年,是我國華北最古老的森林生態系統。雷健坤來到木化石保護區域,在木化石搶救性保護一號坑聽取木化石群的保護利用現狀匯報。她強調,古生物化石是地球歷史的見證,與文化遺產同等重要。要嚴格落實保護措施,堅決防止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確保古生物化石保護取得實效。要充分尊重地質科學規律,統籌做好化石保護、有序開發、合理利用,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創新開展研學游,用陽泉化石講好陽泉故事、助推陽泉發展。 天寧寺雙塔始建于北宋初期,位于平定縣冠山鎮城里街村南營街,是我國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走近雙塔,雷健坤詳細了解雙塔修建歷史、保護現狀等情況。她強調,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重中之重。要保持敬畏之心、珍愛之心、責任之心,充分挖掘文化遺產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切實把老祖宗留下的古建筑和文物精心守護好、挖掘好、利用好。 雷健坤強調,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陽泉文物資源稟賦豐富獨特、發展潛力巨大。要堅持保護為主,統籌推進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本體保護與周邊保護、單點保護與集群保護,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文物安全防范體系,守住文物安全底線。要抓好活化利用,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立足資源稟賦,加強研究闡釋,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文博事業,推進非遺保護,打造文創產品,強化數字賦能,推動形成具有陽泉文化特色的地標和名片。要強化服務保障,建立完善文物事業發展投入機制,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文物保護修復等人才引育使用,加強科技創新,夯實發展基礎。要凝聚工作合力,各級黨委(黨組)要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強化組織領導、協同聯動,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廣泛凝聚起推動文物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共識和力量。 其間,雷健坤還到陽泉市規劃展覽館參觀即將開展的“神秘地球”科普展覽。(郁靜 子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