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袁兆輝)5月18日,位于朔城區圖書館的“慢舍讀書會”活動室里,十幾位讀者圍坐書桌旁先后發言,交流閱讀經典書籍的心得。這樣的集體閱讀場景如今在朔城區已屢見不鮮。 近年來,隨著“慢舍讀書會”“華夏讀書會”等公益閱讀組織興起,朔城區的閱讀氛圍日益濃厚,越來越多的市民放下手機、拿起書本,讓閱讀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慢舍讀書會”負責人張麗介紹,讀書會成立于2016年,最初只是幾位書友的小型聚會,如今發展為擁有數百名固定會員的公益組織。“我們發現很多人其實想讀書,但缺乏氛圍和引導。”她說。于是讀書會開始定期舉辦線下活動,從經典文學品讀到讀書講座,形式越來越豐富。截至目前,“慢舍讀書會”先后舉辦600多場閱讀推廣活動,參與活動總人數超萬人。 成立于2014年的“華夏讀書會”則以閱讀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心理學知識為特色。負責人趙永紅介紹,多年來,讀書會秉持“獨行者疾,眾行者遠”理念,堅持零門檻參與,通過個性化書單定制、每周線下共讀和線上打卡監督,讓閱讀真正融入生活,努力打造共同成長的閱讀社。 “華夏讀書會”積極舉辦包括系列講座在內的各類活動,從老物件里的家風故事到“詩書傳家”“樂在我家”等講座,先后吸引2000余人現場參與,成為朔州家風建設的品牌項目。“華夏讀書會”也先后獲得全省“十大閱讀推廣機構”、國家新聞出版署“書香之家”等榮譽,社會影響力持續擴大。 如今,漫步在朔城區,圖書館里座無虛席,公園長椅上常見埋頭閱讀的身影,校園里晨讀聲瑯瑯,社區書屋成為居民休閑學習的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