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靈丘縣寒風嶺村村民孫月平來到布設在村里的就業社保基層服務點,不出五分鐘就繳納了養老保險費,“原來需要專門抽時間去縣城辦的業務,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辦,真是太方便了。” 今年以來,靈丘縣紀委監委聚焦“15+15”項具體實事,通過一系列“小切口”破題,把群眾關心的“問題清單”作為“履職清單”,推動辦成一批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針對群眾反映社保業務辦理不便的問題,縣紀委監委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建成211個就業社保基層服務點,讓群眾享受到了“就近辦”的便利服務。 群眾的期盼就是解決問題的著力點。靈丘縣紀委監委下沉走訪發現,該縣老齡人口占比21%,老年群體“吃飯難”問題日益凸顯。針對養老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靈丘縣紀委監委將老年助餐服務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 為保障老年人吃上“暖心飯”,靈丘縣下發工作提示,督促縣政府、職能部門、鄉鎮、村社“四方聯動”,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思路,整合敬老院、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建立“養老服務機構+助餐”模式,多點布局老年助餐服務。 “暖心飯”成為“舒心飯”,保障基層長效運營是關鍵。靈丘縣探索建立“集體經濟+政府補助+慈善捐贈+個人自費+群眾互助+市場運營”機制,讓村干部、黨員、網格員、社工、志愿者等加入助餐志愿服務隊伍,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該縣改造提升34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新建27個老年助餐點,日均服務老年人達1200余人次,解決了獨居、留守等老年人就餐難題。 悠悠民生,在乎“一老一小”。以有效監督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除了“一老”的“暖心飯”,還有“一小”的“盤中餐”。 學生營養餐關系千家萬戶。靈丘縣紀委監委緊扣“可感可及”解決痛點難點問題,在全縣開展營養餐管理和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行動,筑牢校園食品安全屏障。 縣紀委監委創新“四查四問”工作法,推動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落地見效。緊盯關鍵崗位,聚焦審批流程、招標采購和資金使用等環節,開展政治監督“一對一”談話提醒督責,面對面敲重錘。同步開展“教育部門自查+紀檢監察督查”,推動教育部門成立“膳食委員會”,完善營養改善計劃管理信息系統和智慧校園管理平臺,多渠道接受社會監督。 一體推進監督、整改、治理,跟蹤推進問題整改60件,推動2所學校統籌資金140余萬元,對中小學校食堂食品加工間、學生就餐區域全面升級改造,讓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由課間加餐轉為食堂供餐。 突出“當下治”、注重“長久立”。靈丘縣紀委監委從財務管理、流程監管、食品安全等方面把脈開方,推動教育部門實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重新修訂《靈丘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制定食堂供餐、課間加餐、食品安全應急處置3個流程圖,修訂營養改善計劃管理制度、資金管理與報賬制度、食品加工制度、食品留樣制度等19項工作制度,受益學生2.39萬人。 群眾利益無小事,辦好群眾身邊事。今年以來,靈丘縣紀委監委將監督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推動辦成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醫療、出行、飲水安全等具體實事839件,形成一批可量化的“數據賬”、一批可感知的“實事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