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筑 
古槐 
村民管護果樹 冬日,陽光灑向大地,為村里的古建筑勾勒出金色的輪廓;幾名游客沿著小路在古院落間穿行,還不時舉起相機拍照;村民三三兩兩坐在向陽的墻根下,悠閑地聊著天……平定縣張莊鎮桃葉坡村位于群山環抱之間,村里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村民和游客在這里盡享“慢生活”。 桃葉坡村位于平定縣南部,整個村落從高處望去如桃樹葉子,所以稱桃葉坡村。從明朝開始,桃葉坡村有王、楊、張三姓族人在村里定居。歷經550多年,村里形成了上閣觀音廟、下閣真武廟、龍王廟、老爺廟、古戲臺、王家祠堂、谷洞院等古建筑群,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 “我們村是中國傳統村落和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村里有120多座明清時期的古院落。古建筑是我們村的特色,也是發展的重要依托。近年來,我們在保護、修繕古建筑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發展水果采摘產業,繼續寫好鄉村振興的故事。”桃葉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長命說。 歷經風雨,村里的古建筑不同程度損壞,保護、修繕是當務之急。桃葉坡村利用專項資金和自籌資金,修復了谷洞院、場垴院、東院等30多處古建筑,并堅持修舊如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每個建筑原有的特色和風貌。 修繕古建筑的同時,桃葉坡村還積極改善村里的基礎設施。村里先后建起幼兒園、衛生室、文體活動場所,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拓寬鄉村道路,方便群眾出行;廁所革命、煤改氣、自來水入戶工程的實施,徹底改變了村里臟亂差的環境,讓桃葉坡村更加宜居。 為了讓產業更加興旺,桃葉坡村先后引進兩個工業項目,為集體經濟注入“活水”。同時,桃葉坡村還確定了適合本村發展的農業項目。“我們投資140多萬元,整理土地、撂荒地,建設了170多畝的采摘園,種植蘋果樹。”張長命說。 桃葉坡村對蘋果種植產業非常重視,修建了通往果園的道路,還鋪設了水管。桃葉坡村給果樹施用農家肥和有機肥,進行人工除草,還安裝防鳥網,保證水果的品相。去年,果樹開始掛果,桃葉坡村把蘋果分給村里的老人,讓大家共享豐收的喜悅。“今年,蘋果產量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也不算太多。預計到明年,果樹就可以到達盛果期。銷售蘋果能為村里帶來十幾萬元的收入。”張長命說。 “這幾年村里變化很大,不但村容村貌更美了,而且村民家里通了自來水、改了衛生廁所,還用上了清潔能源做飯取暖。每年春秋季,村民還能到村里的果園打工掙錢。住得好、能掙錢,村里的生活不比城里差。”村民王海生說。 “‘千萬工程’造就萬千美麗鄉村,下一步,我們也要學用‘千萬工程’經驗,利用好古村落這張名片,打造民宿、發展采摘經濟,走出一條適合我們村的發展路子。”談到未來,張長命信心滿滿。侯?節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