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柳林里的健身步道 天氣越來越熱,每當傍晚,盂縣秀水鎮泥河村竹柳林里的健身步道便熱鬧起來。附近住戶三三兩兩漫步其中,或站在竹柳林下乘涼歇息,或舉起手機拍照打卡,或愜意地鍛煉身體。這片充滿生機的竹柳林,正是山西秀河種植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成果,也是鄉村“美”而“富”的生動寫照。 2017年,山西秀河種植有限公司在泥河村流轉1200多畝土地,走上竹柳種植之路。如今,這片土地上,成片的竹柳林郁郁蔥蔥,如綠色海洋般綿延起伏。竹柳作為一種集多種優勢于一身的樹種,樹干似竹,枝葉如柳,不僅具有喜光、耐寒、對土壤要求低、生長迅速、適應性強、適合密植等特點,還在生態改善方面發揮著大作用。竹柳能吸收二氧化碳,其固碳作用比楊樹、榆樹、洋槐樹更強大,泥河村搖身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天然氧吧”。 “發展竹柳產業,就是要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贏。”公司負責人王亞旭介紹,在種植過程中,公司不斷加大投入,完善灌溉、施肥等基礎設施,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保障竹柳生長。如今,這些茁壯成長的竹柳改善了生態環境。泥河村也因此獲評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被更多人熟知。 為拓寬銷售渠道,公司積極開拓介休、平遙、昔陽等地市場,同時,通過網絡直播擴大竹柳產品及相關產業的宣傳面,讓更多人了解竹柳的價值。 竹柳產業的發展,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老員工李有貴感慨:“以前守著幾畝地,收入微薄?,F在把土地流轉給公司,每年有流轉費,還能在基地打工,日子越過越好?!焙屠钣匈F一樣,不少村民在公司的種植基地參與竹柳的日常管護、修剪、銷售等工作,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老員工張春秀在基地負責簡單的竹柳修剪工作,她笑著說:“在這里干活,既能照顧家里,又有穩定收入,心里踏實?!?/p> 王亞旭介紹,2017年當年公司就為務工村民發放了200多萬元工資,有力帶動了村民增收。此后,村民每年能從土地流轉中獲得收入;進入種植基地參與竹柳管護、修剪、銷售等工作,又有了務工收入。李有貴把土地流轉后,每年不僅有流轉費,加上在基地務工,一年增收一萬多元。和李有貴一樣,不少村民通過“租金+薪金”的增收模式,在“家門口”實現了穩定增收。王亞旭說,他們將來計劃借助竹柳強大的固碳能力,開展碳匯交易,讓每一片綠葉都釋放出金色的能量,帶動村民持續增收。 公司多年精心培育的千畝竹柳林為泥河村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依托這片天然的生態景觀資源,泥河村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積極引進真人cs基地、竹柳迷宮、兒童樂園等特色文旅項目,推動“含綠量”向“含金量”轉變。如今,這片竹柳林已成為集休閑娛樂、戶外競技、生態觀光于一體的旅游目的地。每到節假日,停車場便停得滿滿當當,游客或是穿梭在竹柳迷宮中體驗探索的樂趣,或是在真人cs基地酣暢淋漓地“激戰”一番。 “竹柳產業的發展,為村子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蓖鮼喰裆钣懈杏|地說。為進一步提升旅游體驗,村里還規劃建設露營地和酒吧。未來,游客不僅能在竹柳林間感受大自然的靜謐,還能在夜晚的露營地仰望星空,在酒吧里享受輕松愜意的休閑時光。 談及未來發展,王亞旭充滿信心:“我們將繼續深耕竹柳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以竹柳產業為核心,融合生態旅游,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為盂縣的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從單一種植到多元發展,山西秀河種植有限公司正以竹柳為筆,描繪著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王嘉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