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定縣張莊鎮寧艾村抓住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契機,在縣水利局提供管件設備、村集體自籌資金的合力推動下,更換了村里超期“服役”的自來水管道,緩解了村民長久以來的“用水焦慮”,保障了安全飲水(見6月8日《陽泉日報》)。這汩汩涌入農家的清流,正是平定縣“上下聯動、為民解憂”工作實踐的生動寫照。 從縣級視角來看,推動此項工程是對民生需求的精準響應。平定縣直面困擾鄉村的“跑冒滴漏”頑疾,瞄準農村飲水安全的關鍵痛點,通過資源精準下沉,有效破解基層難題。縣級部門的主動擔當作為,為工程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在村級層面,寧艾村支村“兩委”迅速凝聚共識,短時間內籌集20萬元資金。一個多月的施工期里,即便給村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卻無一人抱怨。相反,大家自發加入“主動幫工”行列,這份熱情源于他們對新管道真切的期盼——每一次破土動工、每一寸管道更新,都在逐步消解村民的“用水焦慮”。縣級統籌與村級配合“一拍即合”,充分彰顯了民心工程的溫度。 深埋于地下的供水管道宛如一條無形的紐帶,一端系著縣級層面的責任擔當,一端牽著村級層面質樸的民愿民情。它所輸送的,不僅是保障生命健康的生命之源,更是對民生關切的深切回應。隨著工程竣工,清澈的自來水不僅流進農家屋舍,更浸潤了村民的心田,讓村民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為民服務的誠意與實效。(侯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