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陽泉日報·晚報版》集中報道了三件暖心事:18歲的楊雨豪義無反顧地縱身躍入冰冷河水,成功救起落水者;公交女司機賈利琴在早高峰時段,上演百米沖刺,為患病乘客緊急尋醫;陽泉北站值班人員師建峰等人齊心協力、爭分奪秒,為患病旅客贏得救治時間。這些凡人善舉如同一束束溫暖的光,照亮了陽泉這座城市。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無論何人、身處何地,在遭遇險境時,都能遇到熱心人的及時救助,轉危為安。報道中的落水者與患病乘客,雖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遇險,卻都獲得了熱心人的幫助。這充分證明,在陽泉這片土地上,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已成為人們內心的共識與自覺行動,這無疑是陽泉人的驕傲。 當面對需要救助的人時,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還是因“扶不扶”“幫不幫”的顧慮而猶豫不決、袖手旁觀?這不僅是對個人品德的考驗,更是對社會公德的拷問。不可否認,社會上確實存在一些“扶不起”“幫不得”的個別現象,但這只是極少數,絕非社會主流。我們絕不能因這些個例,就拋棄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急公好義、奉獻愛心的傳統美德,否則,內心也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這三件典型事件,彰顯出滿滿的正能量。相信在未來,陽泉能涌現出更多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感人故事,書寫出更多動人篇章。(寸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