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有凡人的生活和追求,雖然忙忙碌碌,平淡無奇,卻也踏踏實實,知足而樂。 炎熱的夏季,晚上相對涼爽,出門納涼的人很多,方式也不一樣。一伙農(nóng)民工兄弟在小賣部門前的空地上,圍坐成一圈,一人一瓶啤酒,邊喝邊聊,操一口方言。我雖然不大聽得懂,但從那爽朗的笑聲和亢奮的嗓門,可以判斷出,他們侃的是快樂的事。啤酒助興,潤滑了喉嚨,放縱了語言,順便忘掉了工地的辛勞、枯燥和單調(diào)。只是,一瓶啤酒太少了,實在不經(jīng)喝,幾口下去就見底了。 有個補胎的老漢,在路邊一處小角落,支起一塊水泥板當(dāng)桌,四個石墩子當(dāng)?shù)?,每天早上騎三輪車過來,先卸下的總是那副象棋,還有一副撲克。有活兒的時候,他就給顧客補胎打氣,很隨和,從未見他和誰紅過臉,零錢也是給幾個算幾個。沒活兒的時候,他就和別人下棋打牌,勞逸結(jié)合,挺充實。人少的時候他就上場,人多的時候他讓給別人,他退出來當(dāng)看客,淡定無爭。散場的時候,他是最后一個,把垃圾打掃干凈才走。 別以為環(huán)衛(wèi)工人面對塵土垃圾,又戴著口罩,便沒了娛樂的興致。音樂的魅力就在于,只要你愛唱、敢唱,它就會成為美的聲響,它從不挑剔時空和歌者。瞧,這位環(huán)衛(wèi)大姐,一邊打掃,把縫隙里的紙片摳出來,一邊還用中等音量唱著流行歌曲《西西里海的牧羊人》,手機還調(diào)低音量伴奏著音樂,聽上去中規(guī)中矩,詞曲皆準(zhǔn)。我想,若是換個場合,站在舞臺上,大姐的演出也一定夠范兒,會贏得滿堂喝彩。 修鞋是個老行當(dāng),但年輕人不從事,再過些年,這門手藝會失傳嗎?修鞋匠那張滄桑的臉,那身掛滿灰塵的衣,那雙黑乎乎的粗糙的手,與城市的旖旎風(fēng)光不很匹配。能在這種環(huán)境中堅守下來,這本身就是一大勇氣。一有空閑,修鞋匠就掏出手機,迅速進(jìn)入狀態(tài)。也許是在看快手,也許是在和家人聊天,他笑了,額頭上的皺紋更深了。這一刻,他很投入、很滿足,忘掉了機屏外的一切。 小區(qū)大門外,毗鄰大道,路口人來人往,是處做買賣的旺地。這家里的老兩口和小兩口都在做水果生意,老兩口負(fù)責(zé)守攤,小兩口專門販運,看樣子,買賣還湊合。春夏秋冬,起早搭黑,忙忙活活。一口干糧同吃,一杯熱水同喝。傍晚,老漢照顧老婆子,你先回家吧;老婆子推托,你先回吧,然后,誰也沒走,最后相伴而歸。別看風(fēng)雪那么冷,他們在一起,就溫暖。 有個老師,上班四十年,轉(zhuǎn)換了好幾所學(xué)校,騎了四十年的自行車。這自行車是他離不開的交通工具。最后快退休了,調(diào)到城里,離家很近,便很少騎車了,轉(zhuǎn)為步行,一直到榮退。后來,他的外孫女上小學(xué)了,雙休和假期報著興趣班,又是繪畫又是跳舞,時間很緊,女兒女婿工作忙,這項接送任務(wù),便義不容辭地落在他肩上。這位老師不得不又搬出自行車,或早上或中午,車上載著外孫女,匆匆趕路,分秒不誤,樂樂呵呵,儼然二次上崗的心勁。 生活就是這樣,日起日落,風(fēng)霜雨雪,誰都得面對。人生就是這樣,或富貴顯赫,或辛苦平常,皆是一輩子。珍惜自己的人生,過好自己的生活,于平凡中守平安,在緊張里尋快樂,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