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干天天操av,国产日韩欧美三级,特级毛片www免费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国产二区,特黄特黄毛片,欧美激情免费

首頁 頭條新聞 熱點專題 綜合要聞 日報 晚報 評論 文苑 交通 攝影 看鄉村 專版 市場
陽泉新聞網 >> 文苑
在黃土地上書寫美麗的詩行
□郝潤平
發布日期:2025-06-11 06:12
來源:陽泉晚報

  地處黃土高原太行山西麓的平定縣張莊鎮寧艾村,是全縣數一數二的大村,在這塊8.5平方公里的版圖上,疊映著古上艾縣治所的雄渾歷史畫卷。當時光穿越2200多年的風雨,傲然屹立于新時代的天空下,生機勃勃的寧艾村展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萬千氣象。2025年初夏,我們開啟了“走進寧艾村,擁抱蓮花山”之旅,飽覽了鄉村旅游景區蓮花山的旖旎風光。

  出寧艾村南行1公里進白楊溝,沿線兩側郁郁蔥蔥,綠樹成蔭,花果飄香。多年來,寧艾村黨總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指示,廣泛持久地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先后栽植松樹、柏樹、楊樹、槐樹、柳樹等用材林,連翹、紅王子、海棠等景觀林和蘋果、核桃、山楂、櫻桃等經濟林,建成了黃楊、女貞、木槿等品種構成的綠化景帶。凡是適合種草種樹的地方,旮旯縫隙都實施了植綠工程。

  進入蓮花山景區,一股芬芳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沁人心脾。上艾文化園內的女媧補天雕塑氤氳著上古時期的動人傳說,白楊溝水庫里綠水蕩漾,岸畔靜靜佇立的風雨亭似乎在述說著歷史的過往。環湖走廊、垂釣園以及成群結隊的游人,在青山綠水中顯影著生機勃勃的景象。暢游于曲徑回廊之間,鳥聲鳴囀,野花繽紛,頓感心曠神怡,意趣盎然。

  過白楊溝水庫數十步,是一條幽深的峽谷,谷口有個景觀池,景觀池前樹樁形制的景觀門上方,“逍遙谷”三個行書體紅色大字十分醒目。踩著景觀池中擺放的S型磨盤過河石過去,沿林間小路蜿蜒行進,臥龍潭景點展現在眼前。我們遇見了幾個在臥龍潭邊用礦泉水桶接水的男女,經詢問得知,他們都是寧艾村村民。他們說,蓮花山的水是從蓮花山深處流出來的清泉水,含有40余種微量元素。盡管村里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但還是有不少村民到這里取水。尤其是家里有病人和孕婦的人家,幾乎都是用這里的水熬湯煎藥。

  攀談中我們了解到:群眾吃水、企業用水曾極大地制約了寧艾村的發展。寧艾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馬雙銀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他四處求援,多方籌資,聘請科研人員勘測鉆探、規劃設計,新鑿了一眼深井并修建了兩個蓄水池。又租用工程機械,對村里的白楊溝水庫清淤擴容,全面整修。如今,村里的深井水保障居民飲用,村里家家戶戶都接上了自來水。白楊溝水庫的水保證企業生產,縣里新上馬的張莊新型工業園區的落地企業,用的都是白楊溝水庫的水。充足的水資源和完善的供水系統,不僅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同時為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加速騰飛,創造了先決條件。

  順臥龍潭側的山間小路拾級而上,過一座石拱橋,便是林蔭長廊。廊橋下面流水潺潺,四周古樹參天,恍若遁入世外桃源。在蓮花山游覽期間,我們聽到了許多關于馬雙銀書記的故事。以前,寧艾村的支柱產業是煤炭開采,但這種發展模式具有很大的潛在危機,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總有枯竭的一天。馬書記從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特色支柱產業入手,因地制宜,轉換思路,以種植無公害蔬菜為主線,發展養殖業為突破口,大興綠色產業,大辦綠色工廠,建成了上千畝的設施蔬菜基地和食用菌雙孢菇種植基地、籠養肉雞基地、奶牛養殖園區,形成了村中有園、園中有村,優勢互補、多元發展的格局。

  過去,寧艾村基礎建設跟不上,村里的道路全是石頭路和灰土路。2012年3月到9月,馬雙銀和支村“兩委”的同志們,用了整整半年時間,在一無資金、二無設備、三無建筑材料的艱苦條件下, 發動群眾義務投工,對全村的村中路進行了整修重建,全面硬化,同時完成了自來水管道鋪設配套工程和路燈的架設任務。現在,寧艾村的道路整齊劃一,街巷煥然一新,達到硬化、綠化、亮化、美化的“四化”標準。

  隨著新時代的春風吹過祖國的萬里河山,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張莊新型工業園區在寧艾村落地。為了保證外來入駐企業順利投產運營,馬雙銀和支村“兩委”先后組織本村勞力200多個,租賃工程機械100余臺次,拆除10余處建筑3000余平方米,搬遷墳墓150余座,動用土石方50多萬方,搬走兩座山,填平一道溝,高質量、高標準、高速度地完成了埋設供水管道、架設輸電線路、修筑進廠道路等施工任務,使入園企業實現了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的目標。同時,寧艾村黨總支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新思路,成立了上艾紫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扶持陽泉市杰鑫晟工貿公司制磚工藝升級,組建了尚艾物流運輸公司,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了建設的步伐。

  時間過得飛快,一天的蓮花山之行結束了,我們回到寧艾村拜會了馬雙銀書記。馬書記是土生土長的寧艾人,早年間曾當過生產隊統計、村汽車運輸隊會計、村辦化工廠廠長等諸多職務,2010年起擔任村黨總支書記,后來黨務、村務一肩挑,一直干到現在。老馬樂呵呵地告訴我們,村里即將舉辦太極表演活動,熱情地邀請我們屆時前來觀看。

  在強班子、帶隊伍、筑好戰斗堡壘的同時,馬雙銀把基層黨組織建設與農村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廣泛持久、有的放矢地推進廉政文化、忠孝文化、民俗文化、道德文化教育。通過圖文并茂的景觀墻、廉政墻、文化走廊建設及組建文化隊伍、編排優秀節目等措施,弘揚傳統美德,引領社會風尚,營造法治環境,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寧艾村是全市有名的太極村,不但組織成立了太極協會,而且在村幼兒園、村小學開辟了太極課程,學太極、練太極的人數與日俱增,太極文化的傳承發展一時風生水起。每天早上和日落黃昏,村文化廣場及街頭巷尾,打太極拳、舞太極扇、揮太極劍的身影隨處可見。近年來,太極協會代表市、縣、鎮參加全國各地舉辦的各種活動,先后在北京“世界武術節”比賽中獲得金獎,在陽泉市第四屆太極拳比賽中取得了5金7銀5銅的優異成績,在陽泉市第七屆武術比賽中獲得集體太極器械金獎。

  當最后一片夕陽斜斜地隱在蓮花山西邊,我們告別了可親可敬的馬雙銀書記。我回頭看去,他正習慣性地點燃一支煙,指尖明明滅滅的火星氤氳著他黝黑的面龐,那薄薄的煙霧輕盈地穿過這片充滿生命力的土地,帶著鄉村振興的鏗鏘鼓音飄散開去,融入深沉的夜色,飄向更遼闊、深遠的地方。

(編輯:王寧 韓璐 責任編輯:白潔)
主辦:陽泉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4120190003
晉公網安備14030302000113 晉ICP備0700445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晉)字第060號
地址:山西省陽泉市桃北中路87號 電話:0353-6658025 郵編:045000
陽泉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陽泉新聞網版權所有 建議使用分辨率1024*768
陽泉新聞網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