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干天天操av,国产日韩欧美三级,特级毛片www免费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国产二区,特黄特黄毛片,欧美激情免费

首頁 頭條新聞 熱點專題 綜合要聞 日報 晚報 評論 文苑 交通 攝影 看鄉村 專版 市場
陽泉新聞網 >> 鉤沉
古詩詞中的陽泉冬季
□郝秦峰
發布日期:2025-01-07 06:45
來源:陽泉晚報

  “此地從來先得春,桃紅柳綠競鮮新”“片云頭上一聲雷,欲到冠山風引回”“不惜登臨屐齒勞,仇山逸興與云高”,您還記得古詩詞中所描繪的今日陽泉地域之春色、夏日、秋景嗎?轉眼之間已是寒冬時節,忙忙碌碌中一年又近尾聲,在這個季節,歷史上有多位名人來到了晉東的這方沃土,并留下了題詠詩詞,在本地任職的官員和文人雅士也不乏佳作,讓我們共同賞讀他們的作品,跟著詩人的腳步去領略冬季的山川勝景和風土人情吧。

  “峻嶺崇岡冒雪來,冠山遙在白云隈。松盤厚地蜿蜒出,花散諸天縹緲開。傍險欲尋歸隱洞,凌高還上讀書臺。平生仰止鄉賢意,莫遣遺蹤閟草萊。”

  這首詩的題目是《雪中訪左丞呂公書院舊址》,詩的作者是明代樂平(今昔陽縣)人喬宇,收錄于光緒版《平定州志》中,碑刻立于冠山崇古書院。喬宇(1463-1531年),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先后任禮部、兵部、吏部尚書,致仕之后喜歡游歷山川名勝。詩人冒著紛飛的大雪,越過崇山峻嶺來探訪元代中書左丞、平定“古州六賢”之一呂思誠曾經讀書的書院舊址。遠遠望去,冠山如一座巨大的白玉屏風直插云霄。棵棵古松從山嶺上虬曲而起,片片雪花由天空中飄散而降。沿著險仄的小路前行,希望能找到前賢“歸隱”的左丞石庵;向著高峻的山崗攀登,還要尋訪呂公苦讀的遺址。我平生對呂左丞的德行業績十分欽佩,故而不愿看到他的遺跡被荒草掩蔽。

  “西來山驛停車日,回首并州又兩年。歲暮懷人逢雨雪,天寒行部問耕田。政成神爵元堪下,旱后螟蝗劇可憐。尹鐸昔曾勤保障,使君今比晉陽賢。”

  這首詩的題目是《答平定州齊守》,作者是陳廷敬,收錄于光緒版《平定州志》中。陳廷敬?(1638-1712年),清山西澤州人,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齊守,齊大岳,清陜西鄜州(今延安市富縣)人,康熙三年至十四年任平定州知州。據《平定州志》“食貨·祥異”記載,“康熙四年(1665年)旱,六月方雨。大饑,免本年稅糧”,這首詩或即寫于此年。今日乘車自西而來,留宿于平定州上城榆關門外的平潭驛站,回想起上次到太原府,時間又過去了兩年。時近歲末,又逢雨雪,不禁思念起遠方的親人;天寒地凍,巡行州縣,例應詢問那農家的收成。德政被民,原本應有瑞鳥降下;旱后蝗災,百姓生活確實可憐。春秋時尹鐸受趙簡子之命治理晉陽邑,勤政愛民,知州你和他一樣是有才干、有德行的人。詩中表達了對平定州地方官的嘉許和對民眾疾苦的關心。

  “勞農豈憚元英節,寒景風沙透體來。志有鵲山無覓處,目前惟見凍云回。”

  這首詩的題目是《過平定州》,作者是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皇帝,收錄在光緒版《平定州志》卷一之首。康熙皇帝曾先后六次路經陽泉境域,這首詩寫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十月第五次過平定州時。此次西巡的目的是慰勉辛苦的農民,又豈能顧慮這陣陣寒意隨著風沙透過衣袍襲來。志書上記載驛道旁有神醫扁鵲的封地——鵲山,可是卻望不到在哪里,眼前只看到天空中嚴冬的陰云彌漫縈回。詩中表達了對黎民百姓的憐惜之情,也體現出對平定州山川名勝的關注。此次過平定州,康熙皇帝還作有一首五律《過固關》。

  “疊起岡巒閶闔間,長空疋練擁孱顏。人煙寒逼霏霏樹,云氣陰沉曲曲山。半嶺冰花催客夢,一龕松火靜禪關。行人遍記南天路,此日清嚴又幾般。”

  這首詩的題目是《南天積雪》,作者是清代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平定人甄汝翼,收錄在光緒版《平定州志》中。州志“輿地·山川”記有“黑砂嶺,在州西五里。嶺脊有憑虛閣,一名南天門。半嶺有勝水寺,嶺畔勝水出焉。”南天門位于連綿重疊的山巒之中,大雪過后,驛道仿佛是由天空垂落在峻嶺之間的一匹素絹。清寒的炊煙飄近了茂密的樹林,陰沉的云氣繚繞著起伏的群山。半嶺白雪出現于思歸旅客的夢中,一龕松火燃燒在寂靜寺院的禪房。還記得來來往往的行人遍布在黑砂嶺古驛道上,像今天這樣清靜空曠的樣子一年之中又有幾回呢?

  “照影恒河感鬢衰,榆關今夕漏聲遲。椒盤彩勝經旬日,松燎桃符又一時。夢到故山梅釀雪,佇看新漲柳拖絲。樽前盡是江南客,好把屠蘇對柘枝。”

  這首詩的題目是《平定除夕》,作者是清代乾隆九年舉人,浙江錢塘人張世犖,收錄在光緒版《平定州志》中。又一次在時間的長河中照影,頓感歲月流逝,鬢毛已衰。平定州城今晚計時的漏聲格外遲緩、分明。椒盤、彩勝等風俗會持續十幾日,籠火、貼對聯等事務又會忙碌一時。今夜或許會夢到故鄉的山上梅花在等待著瑞雪,我佇立在岸邊凝視那新漲的河水和垂絲的古柳。酒宴之上都是江南的友人,正好暢飲屠蘇酒,欣賞歡快的舞蹈。詩中描述了平定春節的風俗,如椒盤(正月初一用花椒浸泡制成的酒來祭祖或拜賀)、彩勝(剪紙或綢作幡戴在頭上或系在花下祝春日來臨)、松燎(俗稱籠火,用火盆燃燒松柏樹枝以求驅邪消災)、貼對聯等,還表達了思念江南故鄉之情。屠蘇(酒),指一種藥酒,春節時飲用以避瘟疫。柘枝(舞),一種古代西北民族舞蹈。

  “小春寒噴六花顛,一夜山城雪里眠。步出街頭迷去路,酒旗深處吐輕煙。”

  這首詩的題目是《雪眺》,作者武全文(1620-1692年),清代盂縣西小坪村人,順治四年進士。此詩收錄在他的《曠觀園詩集》“里居草”一章中,是組詩《哦雪》中的一首,小序:“乙巳(康熙四年)小春,六花飛布,霽余圍坐,幽韻撩人,同周子侶仙永夜頻哦,留連不已,得詩若干言。”初冬十月(亦稱小陽春)寒氣驟至,雪花紛紛揚揚從天空噴灑下來,山城整個夜晚都在瑞雪里安眠。清晨踱步街頭,房舍銀裝素裹,差點迷失了去路,只看到遠處的店鋪酒旗高挑,炊煙裊裊。品讀詩句,仿佛看到了一幅《初冬雪景圖》。

  “里居草”中還有一組詠梅詩,小序:“梅花為北地所稀,是歲,求心亭主人盆植數種,一室盛開,雪后倡酬,相繼不厭,并為歲寒韻事。”其中一首《梅放》詩云:“得氣先群動,枝頭信忽通。地天交一室,消長自三冬。香在氤氳外,春生淡漠中。臨窗如解語,恥與逐喧同。”梅花最先感知時令的變化,早于群花萌動,不經意間,就會覺察枝頭花開的訊息。一室之中可以體會天地的交合,可以感受陰陽之氣在冬季的消長。香味彌漫于清氣之外,春意生發于恬靜之中。臨窗綻放的梅花如果善解人意,一定不愿與那些追逐喧囂者為伍。詩中流露出作者潔身自好,不慕聲華的志趣。

  “空山三尺雪,匹馬向荒榛。窈洞看冰柱,危峰遲日輪。水邊寒啄鶴,松下晚樵人。恐有孤兒在,尋幽一問津。”

  這首詩的題目是《盂縣北有藏山,云是程嬰公孫杵臼藏趙孤處》,作者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顧炎武,收錄于《亭林詩文集》中。顧炎武(1613-1682年),南直隸昆山(今江蘇昆山市)人,曾居亭林鎮,學者尊為亭林先生。由清代道光年間陽泉籍學者張穆所編《顧亭林先生年譜》可知,這首詩作于康熙十年(1671年),是詩人出京都,歷忻州之靜樂去往太原路經盂縣時所作。空寂的山嶺覆蓋著厚厚的白雪,詩人單人獨騎穿過茂密的叢林向藏山而來。幽深的山洞口懸垂著滴水形成的冰柱,險峻的山峰上映照著徐徐落下的夕陽。水潭邊幾只仙鶴在雪地里覓食,古松下一位樵夫挑著柴火歸去。或許藏孤洞中趙氏孤兒的遺跡尚在,待我問明路徑前去探尋幽隱。

  “暖律誰噓氣,都忘逼歲寒。不知有冰雪,惟解作波瀾。滹水岸全合,龍華春未殘。滄浪豈有意,只覺濯纓難。”

  這首詩是清代康熙年間盂縣知縣、江蘇宿遷人蔡璜《詠盂十首》之“龍潭春色”,收錄在光緒版《盂縣志》中。蔡璜于康熙三十三年至三十八年任盂縣縣令。《盂縣志》“地輿考·名勝”載,“龍潭草暖,即龍花(華)河發源處也,在興道村東崖下,水激成花,潴為潭。隆冬不凍,草色如春。”是誰在徐徐吐出熱氣,真如溫暖的季節,讓人忘了是在臨近年關的寒冬。此處從來沒有冰雪,只有時時蕩漾的波瀾。滹沱河已經結冰,仿佛河岸合攏,龍華河源頭處卻似春天還沒有結束。我雖然懂得滄浪之水“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的哲理,只是覺得能夠從容應對紛擾的世事還是比較難啊。

  以上只是筆者粗淺的解讀,其中蘊含的深意還需讀者去品味。題詠“陽泉冬季”的詩作相對其他三個季節來說算比較少的,不過卻多名家之作,金元之際“北方文雄”元好問的《游承天鎮懸泉》也是一首很有影響的作品。這首詩寫于蒙古憲宗二年(1252年),是一首長篇雜言古風,見于光緒版《平定州志》“輿地·山川·澤發水”及《元遺山先生集》。詩的開頭寫道“詩人愛山愛徹骨,十月東來犯冰雪”,繼而觸景生情,追憶起其座師閑閑公趙秉文。接著詩人馳騁想象,以豪宕奔放的筆觸、繽紛多彩的形象描繪了娘子關懸泉瀑布——這一太行山區奇偉瑰麗的勝景,并發出了“只知晉陽城西天下稀,娘子關頭更奇崛”的贊嘆。詩中還表現出對鄉郡平定的熱愛、期待和留戀之情。


(編輯:王寧 韓璐 責任編輯:白潔)
主辦:陽泉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4120190003
晉公網安備14030302000113 晉ICP備0700445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晉)字第060號
地址:山西省陽泉市桃北中路87號 電話:0353-6658025 郵編:045000
陽泉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陽泉新聞網版權所有 建議使用分辨率1024*768
陽泉新聞網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