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干天天操av,国产日韩欧美三级,特级毛片www免费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国产二区,特黄特黄毛片,欧美激情免费

首頁 頭條新聞 熱點專題 綜合要聞 日報 晚報 評論 文苑 交通 攝影 看鄉村 專版 市場
陽泉新聞網 >> 攝影
和美后元吉 “秀”出新圖景
發布日期:2024-10-13 06:18
來源:陽泉日報

后元吉村全貌

入村道路

醋缸

  “歡迎來到元吉老醋坊文化園。我們面前這一大片缸就是釀醋的容器。夏天暴曬是咱們上元吉老醋制作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高溫的夏日,醋缸中的醋會蒸發掉一部分水分,剩下的醋會變得濃郁。冬天則是需要撈冰……”國慶假期,盂縣牛村鎮后元吉村迎來了不少游客,講解員熱情細致地向游客講述本村特產上元吉老醋的制作過程。

  后元吉村位于盂縣縣城東部7.5公里,緊臨盂縣東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近年來,后元吉村支村“兩委”帶領村民整治人居環境、發展休閑觀光農業,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的發展道路。今年,后元吉村認真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完善村莊基礎設施,讓村莊環境更美、村民生活更便捷。

  建設宜居家園

  讓村民生活美起來

  航拍后元吉村,從制高點俯瞰,村內白墻紅瓦、綠意滿滿,村莊像一顆鑲嵌在綠色叢林中的明珠。干凈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獨具特色的文化墻體、一應俱全的文化廣場等,一改往日的舊貌。順著干凈筆直的道路向村中走去,住在畫中的感覺油然而生。“這幾年,我們村大力提升人居環境質量,讓村民居住更舒心,鄉村旅游更有看頭。”后元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趙琪說。

  “綠”讓后元吉村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路旁的綠樹、花壇內的綠色灌木叢、垂下綠色枝條的古樹……近年來,后元吉村依據自身地理和資源稟賦優勢,在對自然資源保護和修復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觀光旅游,充分利用沿線豐富的農業資源、區域特色,宜綠則綠、能綠則綠、見縫插綠,同時精心打造上規模、上檔次的綠化示范點,形成各具特色的綠化帶和景觀示范帶,實現“一路一景觀”的綠化布局。

  千條萬條,讓村民受益是第一條。除了村莊“面子”上的美,村民生活“里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來水進村達戶、太陽能路燈覆蓋、衛生廁所改造、污水排放管道入戶、“煤改氣”工程加快實施……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完善讓村民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此外,后元吉村還建立了農村基礎設施管理長效機制,并設置基礎設施管理維護臺賬,讓農村基礎設施走上“平時有人管、壞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軌道,最大限度發揮農村基礎設施的作用。

  做強富民產業

  讓村民腰包鼓起來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后元吉村一開始就沒有局限在環境整治上,而是把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一起抓,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齊頭并進,著力打造布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的“五美”鄉村格局,激活集體經濟發展的“一江春水”,讓鄉村更有活力。

  秋高氣爽,糧食滿倉。玉米作為主要農作物,金秋時節到處可見,金黃色成了鄉村的主色調。村民們忙著收割、整理、晾曬玉米。晾曬場上、房前屋后、農家院落,處處是一派豐收的景象。后元吉村通村公路旁近300畝的高粱農田里,青翠的葉子、沉甸甸的高粱穗,遠遠望去像是在綠色的田野里點燃一束束火把,與群山、藍天白云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高粱地一側,是村里打造的大棚種植區,2016年,后元吉村支村“兩委”帶頭創辦了盂縣創元種植專業合作社,吸引107戶村民參股發展農業,投資500多萬元,流轉土地300余畝,建起37個大棚,種植蘑菇、草莓、火龍果等精品蔬果,打造集觀光、采摘、體驗于一體的綠色有機生態園,解決50多位村民就業。2021年,這一項目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260萬元。也是在這一年,后元吉村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將合作社的大棚承包給村民管理。

  去年,后元吉村將一部分大棚流轉回村集體種植草莓。草莓收獲時節,村里車輛往來不停,不少來自太原、石家莊、北京等地市的消費者前來選購。村委會辦公樓一層,村民將草莓分揀、裝箱、打包、抽真空……這些草莓將銷往全國各地。“村里發展大棚種植已有8年,這一項目為村級集體經濟年增收近百萬元甚至超百萬元,能有效帶動村民就業增收,是實打實的富民產業。”趙琪說。

  醋是后元吉村產業的一張“金名片”。后元吉村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過程中,堅持“到什么村唱什么歌”,既學習先進經驗讓村莊更美,也避免照搬照抄,“量身定制”出了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后元吉村將煤礦用地和閑置廠房打造成了集傳統釀醋工藝展示、休閑、餐飲于一體的元吉老醋坊文化園,文化園也逐漸成了帶動鄉村“農文旅”發展的新引擎。

  提升治理能力

  讓村民歸屬感強起來

  學好用活“千萬工程”中,很多村既在通水改廁、村道硬化、綠化亮化等“看得見”“見效快”的地方下功夫,也在治理體系構建、鄉風文明建設、文化傳承發展等“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后元吉村也不例外。

  為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后元吉村選優配強支村“兩委”班子成員,讓年輕血液為鄉村振興添活力。村里還規范“一事一議”、村民代表會議等制度,每月28日公開村務財務,還制定了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村干部“看圖做事”、村民“照單監督”,讓權力運行在陽光下。后元吉村還劃分網格,設立村民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重要信息不漏一戶,線上、線下通知服務相結合。

  選樹典型是后元吉村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的舉措之一。近些年,后元吉村加強村莊“德治”建設,開展“道德講堂”,評選“十星級”文明戶、村莊“道德榜樣”,表彰“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向美向善之風在村里勁吹。

  “約”出文明好鄉風。后元吉村村規民約并非一成不變,支村“兩委”從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抓起,修訂完善村規民約,還編寫順口溜,讓村規民約深入人心。村民也在良好鄉風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地改變了生活習慣。自覺維護村莊環境整潔、村民團結友愛共處等體現在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中。

  “千萬工程”的實施不僅改善了農村的環境面貌,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鄉村的發展理念、產業結構。后元吉村人正沿著“千萬工程”描繪的宏偉藍圖,勾勒著屬于自己的鄉村振興新圖景。(蘇建平?蘆蕊)


(編輯:王寧 韓璐 責任編輯:白潔)
主辦:陽泉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4120190003
晉公網安備14030302000113 晉ICP備0700445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晉)字第060號
地址:山西省陽泉市桃北中路87號 電話:0353-6658025 郵編:045000
陽泉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陽泉新聞網版權所有 建議使用分辨率1024*768
陽泉新聞網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