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種植園 6月18日,盂縣萇池鎮芝角村,田間地頭很是熱鬧。葡萄種植園里,一串串青綠的葡萄掛滿藤蔓,62歲的村民趙改英正熟練地為葡萄藤掐尖。“家門口就能掙錢,一天60塊,咱心里踏實。”她笑著說。不遠處,芝山小食品加工坊的工人們正忙著調試新到的機器,機器的運轉聲從廠房傳來,與田間的蟲鳴鳥鳴交織在一起,奏響了芝角村產業發展的交響曲。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芝角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村一景”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謀發展,先后打造了玉米種植基地、葡萄種植園、芝山小食品加工坊,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鄉村振興之路。 2021年,經過對本地市場的深入分析,芝角村支村“兩委”發現盂縣本地葡萄種植規模較小,便流轉30多畝土地打造種植園,其中20多畝專門用于葡萄種植,其余則種上了櫻桃樹、西紅柿等。葡萄品種包括無核黑寶、陽光玫瑰、戶太8號、早黑寶等。為了種好這些“寶貝”,村里還組織有種植經驗的村民遠赴山東,學習葡萄種植技術。 2023年,葡萄迎來首次掛果。由于葡萄處于初果期,產量有限,難以規模銷售。芝角村支村“兩委”決定將葡萄分給村民,讓大家共同分享豐收的喜悅。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村里安排專人送到家里。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的芝角村葡萄種植園,無核黑寶葡萄葉片顏色深綠,藤蔓粗壯,枝葉繁茂;陽光玫瑰葡萄苗呈現出誘人的青綠色,一簇簇果實掛滿枝頭。在這里務工的村民穿梭在葡萄架間,除草、施肥、修剪枝葉,期待著中秋節前葡萄成熟上市。 萇池鎮是盂縣主要糧食產區之一,玉米是芝角村的傳統種植作物。多年來,芝角村玉米種植規模穩定,這不僅為村里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也保障了村民的“糧袋子”。近年來,每到秋收時節,村委會辦公樓前的廣場上,金燦燦的玉米便會堆成小山。 玉米作為初級農產品,其產品附加值有限。對此,芝角村把目光投向了深加工。去年7月,芝山小食品加工坊動工建設,當年年底主體建設完成。今年,村里又陸續完善廠房,投資購置了真空機、油炸機、蒸箱、烘烤爐、和面機等設備,計劃加工饅頭、月餅等傳統食品。 芝山小食品加工坊生產車間里,嶄新的機器整齊排列,工人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學習操作流程。“加工坊預計7月正式投用,屆時能吸納七八名村民就業。我們還和山西千千晨晨食品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對方提供技術支持和配方指導,我們加工坊代加工產品。”芝角村村委會副主任王東紅說。 從葡萄種植園的忙碌身影,到農田里一尺高的玉米苗,再到小食品加工坊的嶄新氣象,芝角村產業發展“一路生花”。“下一步,我們計劃引進牛羊養殖項目,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到產業發展中。”王東紅說。(蘆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