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村里更換了自來水管道,我們再也不怕水管破裂停水啦。”6月3日中午時分,平定縣張莊鎮(zhèn)寧艾村村民呂占元準備洗菜做飯,看著水龍頭里流出清澈的自來水,他的言語中滿是喜悅。 寧艾村村民用水的“安全感”,源自平定縣實施的農(nóng)村供水維修養(yǎng)護工程。為了解決供水管道、供水設備因長時間未維修更換導致的損壞問題,平定縣在全縣范圍內(nèi)精準篩選14處亟待維修養(yǎng)護的農(nóng)村供水工程集中攻堅,寧艾村的工程正是其中之一。 寧艾村常住人口5700多人,供水管道鋪設于1991年,是平定縣第一批實現(xiàn)自來水入戶的村子之一。為保障飲水安全,前幾年,寧艾村籌資打了一眼700米深的水井,完成飲水安全配套工程。“剛開始使用時,供水管道很少出問題。隨著使用時間越來越長,管道破裂、漏水的問題越來越頻繁。每年維修管道的費用就是一大筆支出。”寧艾村村委會副主任魏建春說,有些區(qū)域的管道長期存在跑冒滴漏的問題,由于滲漏點小且多,很難一次性解決。這樣不但浪費了水資源,而且還因水壓不足導致村民用水難。 為了推進工程建設,平定縣水利局立足保障職責,主動扛起“管件材料”供應擔當,積極提供工程建設所需的核心物資;寧艾村支村“兩委”則通過村民代表會議商議、集體決議,凝聚共識,迅速籌集了20萬元工程建設資金。 經(jīng)支村“兩委”研究決定,寧艾村將寺溝巷作為首批更換供水管道的區(qū)域。魏建春說:“寺溝巷沿線有90多戶居民、一座辦公大樓、一棟樓房,是人口居住比較集中的區(qū)域。我們?yōu)檫@一區(qū)域更換了主管道和入戶管道共計2200多米,目前工程已經(jīng)全部完工。” 更換管道工程持續(xù)一個多月,需要開挖路面,會給村民出行和用水帶來不便。本以為村民會對此有意見,但是沒有一個村民因此抱怨,許多村民還積極支持工程建設,在工程實施到自己家門口時主動幫工。村民呂占元說:“更換供水管道解決了困擾我們十多年的用水問題,我們很支持。” 更換寺溝巷的供水管道僅僅解決了寧艾村一個區(qū)域的用水問題,村里還有4個區(qū)域的供水管道沒有更換。“下一步,我們準備籌措資金,繼續(xù)更換其他區(qū)域的管道,讓村民用水更安心。”魏建春說。(侯節(j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