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春元(左)和農戶通過手機了解農田情況。 春夏之交,在盂縣西煙鎮東村村農田不遠處,盂縣順澤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牽頭建設的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工人或是駕駛挖掘機穿梭,將土地整理得平平整整;或是戴著安全帽,仔細地焊接鋼結構框架,焊花飛濺。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成后將“一站式”滿足周邊村民用農機、學技術、找銷路等需求。 盂縣順澤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自成立以來,合作社持續拓展業務版圖,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在農業生產領域,合作社不僅提供玉米、谷子、土豆、小雜糧等農作物的種植服務,還圍繞農業機械開展一系列業務,涵蓋農業機械服務、銷售與維修。 經過多年發展,合作社已發展壯大。目前,合作社擁有拖拉機、收割機、植保機、秸稈打捆機等數十臺農機設備。憑借完善的農機裝備體系,合作社為周邊村莊的農戶提供專業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助力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從去年開始,我們謀劃并開始打造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力求為農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站點,打通農事服務最后一公里。”盂縣順澤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春元介紹。 綜合農事服務中心以“中心+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推行,占地面積30畝,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總投資1000余萬元。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打造了多個核心功能區,包括以智慧農場為核心的智慧農場管理系統、智慧農場展示推廣中心、智慧農業調度指揮中心等,以秸稈綜合利用為核心的秸稈收貯利用中心,以糧食烘干為核心的玉米烘干中心,助力糧食生產實現全產業機械化、規模化發展。 為了推動智慧農場順利運行,合作社早在今年春耕前就將多種農業現代化設備安裝到了農田之內。合作社承包的農田里,蟲情病害預警設備有著自己的“家”,農業氣象檢測設備則是它的“鄰居”。此外,地里還安裝了土壤監測設備、物聯網殺蟲燈等,讓農田說話。“現在,我們了解農田情況,可以通過手機一鍵實時察看,不光是地面情況,土壤深層的情況也能了解。”田春元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展示如何操作。 2024年,盂縣順澤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在秸稈綜合利用領域“下苦功”,承擔了全鎮4萬余畝農田的秸稈打捆離田作業任務。合作社引進的除塵型秸稈打捆機將地里的玉米秸稈吸入、粉碎、除塵、壓塊后,大約每行駛30米就會“吐”出一個結實的秸稈捆包。經過3次除塵的秸稈捆包純凈度很高,被供應到了養殖場與食用菌加工基地。 “糧食烘干可真是看天吃飯,我們農戶依賴傳統晾曬,要是趕上下雨,玉米會發霉變質受影響。”田春元說,“我們購買的糧食烘干塔、脫粒機、清選機等設備已經就位,單日糧食處理量可達200噸,尤其適合西煙鎮這個‘米糧倉’。” 看著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按下加速鍵,田春元滿是對未來的期待。“等到中心建設完成,我們提供的功能會更完善,農戶購買服務時,選擇也更豐富。隨著產業規模化發展,我們本地的農產品也將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田春元說。(蘆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