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峪掌村舉辦梨花觀賞節 
玉露香梨 “剛才接了個電話,有顧客訂購玉露香梨。這幾年,村里的玉露香梨叫響了名聲,訂購的人多,我總怕不夠賣。”5月8日上午,平定縣東回鎮西峪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岳利慶一邊察看梨樹長勢,一邊說著他“幸福的煩惱”。 還沒到玉露香梨的成熟季節,西峪掌村已經攬回不少訂單,其中很多是回頭客。岳利慶直言,這離不開村民的精心伺候,以及各級各部門的幫助,讓玉露香梨成了村民的致富產業。 發展產業有很多種選擇,咋就看準了玉露香梨產業?岳利慶介紹,玉露香梨是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培育的梨,具有個大皮薄、果肉潔白、口感酥脆、汁液甘甜等優點。西峪掌村由共處一道溝的朱峪、白家地掌、西川3個村合并而成。這里土層厚實、土質肥沃,海拔較高、通風良好、晝夜溫差大,給玉露香梨“遠嫁”提供了較好的硬件基礎。于是,西峪掌村種植了500畝玉露香梨,并優選其中的100畝打造高標準梨樹園。 “請”回梨樹只是第一步。如何才能讓梨樹扎根、成活?怎樣才能使梨樹長得好、長得快?岳利慶說,這多虧了各家單位的幫扶。發展種植產業,灌溉用水是基礎。市水利局結合行業部門優勢,陸續在西峪掌村建設2個500立方米的蓄水池、11個40立方米的集雨池,解決了梨樹的“喝水”問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與西峪掌村簽訂智庫技術合作協議,定期派技術人員到村指導。市農業農村局、平定縣農業農村局派出“智囊團”,為村民講解梨樹種植技巧。 “錢支援,物支援,不如百姓自己干。”岳利慶說,“發展玉露香梨產業,前期離不開各單位幫扶,后期主要得俺們自己努力,咱不能讓人家幫一輩子。”對此,西峪掌村在高標準梨樹園建起秸稈腐熟漚肥區,安裝了防雹網、防鳥網、視頻監控等設備,還實現了滴灌工程和水肥一體化工程全覆蓋。此外,村里還陸續建起9個氣調式冷庫。有了冷庫,玉露香梨的保存時間能從四五個月延長到七八個月,且口感不會有太大變化。 村子發展一步一個腳印,村民看在眼里、記在心頭,也紛紛鼓足了干勁。村民岳峰元是西峪掌村有名的勤快人。春天剪枝,夏天防治病蟲害,冬天“線上”學習技術……一年到頭,岳峰元幾乎不閑著。他說:“一方面,俺在園區打工掙工資,咱得好好干,對得起這份錢;另一方面,玉露香梨是村里的產業,更是大伙兒的心血,咱不能辜負了村里的期待。” 村民岳懷慶也有同樣的感受。他說,村里發展玉露香梨產業,切切實實給大伙兒拓寬了就業渠道,增加了家庭收入。“像我們六七十歲的人,出去打工不好找營生。如今,在村里的梨樹園干干活,再在自家地里扒拉扒拉,一年咋也能掙一萬多元。”岳懷慶說。 村里產業發展好,村民腰包鼓。近年來,西峪掌村舉辦多屆梨花觀賞節,通過發展休閑產業讓村集體經濟更強。春天,梨花綻放、花海醉人,游客能觀賞梨花;夏天,梨樹茂盛、綠樹成蔭,游客能體驗農耕生活;秋天,果掛枝頭、翠梨飄香,游客能采摘品嘗并購買玉露香梨。如今,西峪掌村正以梨為媒,努力把這里打造成集生態、觀光、采摘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就在上個月,村里建設的玉露香梨深加工項目已經開始試生產了。下一步,我們計劃開通抖音賬號,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拓寬銷路,讓大伙兒的致富路越走越寬。”岳利慶說。(張泉東?聶喜恒?荊繼東?馬海麗?李凡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