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價值追求,通過各項舉措不斷健全完善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堅持“監督中協作、協作中監督”,持續提升刑事案件辦理質效。 制度夯基壘臺,搭建溝通新路徑。市檢察院、市公安局會簽《關于建立刑事訴訟工作交流會商機制的意見》,探索建立刑事訴訟常態化檢警會商機制。圍繞協同構建以證據為中心的刑事指控體系的目標,將數據信息資源共享、社會矛盾糾紛聯合化解、法治宣傳聯動協作、檢警同堂培訓等作為協作主要內容予以明確,規定了會商會議的召集程序、責任主體、議題選定和臺賬檔案管理等,推動監督與協作更加規范。 突出主導責任,把好證據收集關。部署開展了偵查取證質量提升年專項活動,將偵查取證中易發、多發的到案經過表述不精準、電子證據收集不規范等8類違法取證問題作為專項活動監督重點,并針對審查起訴中發現的因證據收集不全面、不及時、不合法導致證據瑕疵或導致非法證據排除等情況,按季度向偵查機關通報,市公安局及時反饋,形成檢警雙方共同解決取證問題的閉環。兩級檢察機關因取證不規范向偵查機關發出的偵查活動監督大幅下降,偵查機關文書應用程式化、簡單化問題大幅改善,實現了檢察機關證據審查能力和公安機關偵查取證規范化水平同步提升。 優化訴訟程序,提升案件辦理速度。聚焦案件自查中發現的審查起訴環節取保候審案件辦理期限長的問題,并與市公安局反饋影響群眾權益的盜搶騙案件審查起訴周期較長的問題一體謀劃,先后兩次召開刑事檢察工作推進會進行部署安排,每季度印發專項通報收集數據、分析原因、分類施策,針對超一個月未辦結的取保候審案件,開展摸排梳理、跟蹤督促、清理辦結,取保候審案件辦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抓實檢察建議,強化行業糾治效果。深挖辦案中發現的深層次社會治理問題,剖析醫療機構安全保衛、大型超市防損防盜、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等重點行業領域監管漏洞,及時制發檢察建議53份,在推進便民利民、促進依法行政、促進企業規范經營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市檢察院檢察長張世榮發揮司法辦案“頭雁”作用,在主辦趙某盜竊一案中發現國有公司資產管理、法律風險防控存在漏洞,制發并公開送達檢察建議推動上級公司部署在集團內部27家企業開展專項整治,助力企業健康發展,該案例獲評省院第二批“檢察護企”專項行動暨“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工作典型案例。 強化法治宣傳,守護群眾出行安全。針對醉駕案件不起訴再犯罪問題開展專題調研,與市公安局會商,探索開展醉駕人員精準化法治宣傳,持續深化對危險駕駛案件的預防治理。聯合交警支隊篩查近5年內曾因醉駕被不起訴人員,通過短信提醒、電話回訪等方式,切實增強“重點人群”酒后不開車的紅線意識。(郭瑞嬌??王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