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市濱河商城寫字樓的直播間內,主播熱情洋溢地推介本地美食,這里是“90后”創業者李杰打造的“青春戰場”;中北大學的黃柯影和伙伴們專注于智慧農業領域,利用深度學習算法,推出了一款智能水果采摘系統……在數字經濟浪潮奔涌、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群體正成為創新創業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 青年是社會勞動的中堅力量,是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群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開發更多有利于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鼓勵青年投身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確保青年就業水平總體平穩?!?br/> 大學生就業創業,不僅關乎個人的職業發展,更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出17條政策舉措,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進一步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多措并舉形成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強大合力。 高校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陣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通過高等教育百億工程資金支持省內高校建設創新創業學院和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通過財政資金引導和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我省各高校不斷優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全過程。 山西大學探索建立“學科優勢+區域特色+產業急需”三層次專業格局及優勢特色專業群,積極開展專創、思創融合課程及創新創業通識課程建設,優化布局師生的校內外雙創實踐空間,不斷提高大學生雙創實踐服務與雙創活動質量。太原理工大學始終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近年來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加大資源投入、深化校企合作,持續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就業。 當今時代是青年創新創業的大好時代,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大學生正以敢闖敢試的擔當和蓬勃向上的創造力,成為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引擎。近幾年,新業態逐漸發展壯大,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無論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新質生產力,還是推進鄉村振興、城鄉社區治理、新型城鎮化建設,都在召喚更多青年創業者加入進來。因此,大學生的就業選擇不應局限于傳統“鐵飯碗”,應著力挖掘新業態的就業潛力,開拓大學生發展的“新賽道”,讓更多年輕人端上就業“新飯碗”。 創新點亮夢想,創業成就輝煌。厚植大學生創新創業沃土,需國家、地方、高校和社會各方協同共進。在良好的政策環境與濃厚的社會氛圍下,把就業創業“關鍵小事”辦成件件過硬過細的“民生大事”,以就業創業“繡花針”織就民生“錦繡圖”,讓更多大學生在創新創業中綻放青春光彩,實現人生價值。(王立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