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清晨,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氣息。 喝完一碗小米粥后,山西煤炭運銷集團陽泉有限公司職工林沅來到了市中心血站,進行又一次獻血,用自己的方式,慶祝第22個世界獻血者日的到來。 “林哥,今天又來獻血了?!笔兄行难緳C采室的工作人員和林沅打招呼。倚在采血椅上,看著淡黃色的血小板混懸液緩緩流入采集袋,林沅十分感慨。 這是他第78次捐獻機采血小板,距離2006年第一次獻血,整整過去了19年。 “2018年10次” “2017年10次” “2016年7次” …… 林沅翻看著“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微信公眾號,看著一次次的獻血記錄,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獻血之路。 1978年的一個夜晚,林沅父親胃出血手術時,父親的兩位戰友擼起袖子獻血的場景,像一幅泛黃的老照片,在年僅10歲的林沅心中定格成永恒的溫暖?!翱傆幸惶?,我也要成為傳遞希望的人?!睆哪菚r起這成為林沅的“夢”。 回憶起這段往事,林沅的目光落在診室墻上的無償獻血宣傳畫上。2006年9月的一個上午,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林沅在市區天橋下“邂逅”了一輛獻血車,他登上獻血車,詢問著獻血的事宜。當了解到自己符合獻血條件后,林沅挽起衣袖,看著針頭刺入皮膚,400毫升紅色的血液順著導管流入血袋,這個38歲的男人忽然眼眶發熱——他終于接過了父親那兩位戰友手中的接力棒。 從此,林沅便與“獻血”結緣,開啟了他的無償獻血之路、奉獻熱血之旅,每年最多10次的捐獻成為他雷打不動的日程。 為了讓自己的血小板始終保持最佳捐獻狀態,林沅制訂了一套近乎苛刻的鍛煉計劃,飲食上更是嚴格把控,餐桌上幾乎看不到重油重鹽的菜肴,每天進行半小時慢跑。這種近乎偏執的自律,只為了讓每一袋從他體內采集的血液都質量上乘,給患者康復帶去最有效的助力。 隨著林沅獻血經歷的積累,他對獻血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化。2014年的一次獻血經歷成為重要轉折點——血站工作人員遞來的宣傳頁讓他第一次了解到,除了全血捐獻,還有被稱為“黃色血液”的血小板捐獻。工作人員詳細解釋道,臨床救治對血小板需求迫切,尤其對白血病患者而言,這些微小的血細胞就是延續生命的希望。這讓林沅深受觸動,他當即決定加入機采血小板捐獻者的行列,從此以“板友”的身份,用另一種方式守護生命。 “適量的獻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還能挽救一個生命,甚至一個家庭,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绷帚湔f。 堅持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行動,用實踐去證明自己的價值。近二十年的時間,林沅獻全血16次6400毫升、機采血小板78次153個治療量,折合獻全血總量37000毫升,為點亮生命之光、托起生命希望積極貢獻著一份愛心。林沅榮獲了全市優秀志愿者稱號,還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 2007年成為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的一員;2012年加入陽泉市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2023年成為市紅十字志愿服務中心注冊會員……“只要有需要,不管多忙,我風雨無阻。”如今,林沅主動參與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采集等活動,與隊友們一起向獻血者普及無償獻血知識,介紹獻血流程,帶動同事、家人、朋友一起加入了獻血行列。 十九年如一日,林沅用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著有愛的地方就會充滿光亮的信念?!百浫嗣倒?,手留余香,想到每一次獻血都有可能換來他人生命的延續,會感到很有意義,很快樂,只要我還有能力,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绷帚湔f。(張子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