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郊區街頭民間藝術表演開場秀 
《歡天喜地鬧元宵》表演 
《盛世鼓舞》表演 
秧歌隊演員與觀眾互動 
《昊天關》表演 
《中華一家親》表演 
《百人威風鑼鼓》表演 
舞獅表演 
《金蛇獻瑞賽興春》表演 
《瑞蛇迎春》表演 
《秧歌俏驢齊鬧春》表演 2月13日,農歷正月十六,“靈蛇獻瑞·鬧元宵”2025年郊區街頭民間藝術表演在郊區蔭營西大街和蔭營東大街舉行。此次表演涵蓋了威風鑼鼓、社火、舞龍、舞獅、秧歌等多種傳統藝術形式,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看,現場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氛圍。 “咚!咚!咚!”當天下午2點,隨著一陣激昂的鼓點響起,蔭營鎮下蔭營社區的百人威風鑼鼓隊率先登場。他們一亮相,便以雷霆之勢點燃全場。隊員們精神抖擻,手中的鼓槌上下翻飛,鼓點如驟雨般傾瀉。大鼓發出的轟鳴,如同滾滾春雷,震得人心潮澎湃。精彩的開場表演,讓圍觀的市民熱血沸騰,紛紛鼓掌叫好?!斑@鼓聲一響,年味兒就沖到了心頭!”特意從城區趕來觀演的市民郭娟感慨道。 緊隨其后的蔭營鎮上蔭營社區《鼓舞歡騰慶豐年》、平坦鎮坡頭村《威風鑼鼓》、河底鎮程莊村《戰鼓鬧春》、李家莊鄉桃坡村《民間鑼鼓》等節目,以磅礴氣勢展現了郊區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蔭營鎮三泉村的社火架表演《昊天關》,將梁山好漢“混江龍”李俊、“卷毛虎”倪云、“小李廣”花榮之子花逢春聯合攻打昊天關的故事搬上街頭。演員們披甲執戟,身姿挺拔,氣勢不凡,一招一式、一進一退間,演繹出“關前激戰”的緊張與驚險。 另一邊,來自河底鎮固莊煤礦社區的秧歌隊伍也不甘示弱。演員們分別裝扮成趕驢人和小毛驢的模樣。小毛驢的造型逼真,憨態可掬。趕驢人手持彩色韁繩,步伐輕快,與小毛驢默契互動。小毛驢模仿著在鄉間小道上行走的模樣,一會兒快速奔跑,一會兒又停下來與觀眾互動。他們的動作夸張又不失可愛,巧妙地將傳統秧歌的靈動韻律與充滿生活趣味的趕驢場景相結合,扭出了別樣的熱鬧與喜慶。 隨著表演的進行,來觀演的市民越聚越多,原本寬敞的街道逐漸被人群填滿。人們只能踮起腳尖,伸長脖子,試圖找到最佳的觀看視角?,F場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觀演,有的孩子坐在父親肩頭,有的則從人縫中探出小腦袋,跟著表演的節奏手舞足蹈。可愛的畫面吸引著現場的攝影師不斷按下快門。鏡頭里,記錄下了一張張純真的笑臉。人群中,還有人舉著手機在短視頻平臺上進行直播,將現場的歡樂氛圍分享給直播間里五湖四海的網友。陽泉日報視頻號的直播間里,一位叫“四季良辰”的網友留言:“等我退休,我也要加入表演隊伍,給大家帶來歡樂。” 當蔭營鎮三都村40人的表演隊伍舞起長龍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舞龍者們步伐矯健有力,默契十足。他們時而將長龍高高舉起,做出騰飛之勢,舞動間仿佛要直沖云霄;時而又壓低身姿,讓巨龍蜿蜒游走。長龍的前方,有人高舉著一顆龍珠靈活地舞動。龍珠向左,長龍便向左擺首,龍珠向右,長龍便迅速扭轉身軀向右擺首,兩者配合得嚴絲合縫,引得觀眾的目光緊緊追隨。 今年是農歷蛇年,“蛇”元素成為當天表演的亮點。平坦鎮辛興村帶來的節目《瑞蛇迎春》中,飾演白素貞和小青的演員格外引人矚目。飾演白素貞的演員,一襲白色長裙隨風輕擺,頭挽發髻,舉手投足間盡顯溫婉大方。而扮演小青的演員,身著翠綠衣衫,靈動活潑,俏皮的眉眼間滿是古靈精怪。她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輕盈舞動,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 鄉村振興的“文化密碼”藏在表演的細節中。在西南舁鄉咀子上村的《龍騰蛇舞啟新程》表演中,一條約百米長的“巨龍”一出場,便引得眾人驚嘆連連。這條巨龍造型獨特,由一條條農家板凳緊密相連,每一條板凳仿佛都承載著鄉村生活的煙火氣息?!熬摭垺钡凝堫^高高昂起,威風凜凜,龍身上間隔點綴著一盞盞紅彤彤的燈籠,龍尾則有節奏地靈活擺動。45位村民齊心協力,雙手穩穩地托舉著“巨龍”,舞出了“一條心、一起拼”的團結精神。 河底鎮東南溝村表演隊伍的登場掀起高潮。表演一開始,四只顏色各異的“獅子”霸氣亮相,在《男兒當自強》的背景音樂下輾轉騰挪、翻滾撲閃,不斷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隨后,一名演員大步踏入場地中央,為大家帶來了噴火表演。熊熊烈火從他口中噴射而出,在空中形成一道道絢麗的火舌,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氣氛。 當天下午,郊區的街頭化作歡樂的海洋。當表演接近尾聲時,鼓聲漸歇,但那份屬于傳統節日的熱鬧歡騰,早已留在了大家心間。郊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民間藝術表演,是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一次致敬,也是向大眾展示郊區文化底蘊的一個重要契機。通過這樣的活動,他們希望吸引更多游客走進郊區,感受郊區獨特的文化魅力。(侯大旺 王嘉崧 梁昕) 本版照片由張澤慧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