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洗菜到做面,每一道工序劉森林都親自上手,一碗碗醬香濃郁的老北京炸醬面煙火氣十足。(組圖)

廚房內外,劉森林一個人將面館打理得井井有條。 
劉森林打算注冊商標,在陽泉的每個縣區開分店。 
對劉森林來說,娘子關是他第二個家。 
每天早上,劉森林都會騎著自行車去市場采購新鮮的食材。 
健談的劉森林和客人拉家常。 在平定縣娘子關鎮,有一家如意面食館,店鋪不大卻小有名氣。店主劉森林是一位89歲的北京大爺,精神矍鑠、眼神明亮,一口京片子加一碗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面”,笑迎八方來客。 面館不大,只有一個大堂,放著六七張長方形餐桌,老舊的吊扇吱吱呀呀地輕轉著,處處透露著國營老飯店的時代感。身著白大褂、戴著廚師帽的劉大爺是老板,同時也是采購員、服務員、主廚、打荷工。他做的炸醬面,面條勁道、爽滑利口,光菜碼就不少于6樣——黃瓜絲、蔥絲、蘿卜絲、香菜、黃豆和糖蒜,再拌上一勺“秘制炸醬”,醬香濃郁,地道味美。 健談的老人常常與慕名前來的食客聊起自己的故事。 今年89歲的劉師傅來陽泉已經20多年,有3個孩子,都留在北京。年輕時,他是北京某機關食堂的大師傅,后來辭職做生意,走南闖北去過不少地方,直到來到娘子關——雄關古道的奇絕、“北域江南”的秀麗以及善良淳樸的民風,令他流連忘返。他便扎根此地,在小鎮開了這家“如意面食館”。從此,娘子關便成了老爺子第二個家。每年劉師傅都會回京探親,但待不了幾天就想回來。在這里生活了20多年,當初那個“異鄉人”如今早已成了“自家人”:“無論走到哪,我都記掛著娘子關,記掛著我的面館,也惦記著來吃面的老朋友。” 行至山河遠闊,更見人間煙火。如今,面館名氣越來越大,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這讓劉師傅格外高興。雖然年近九旬,卻依然有一顆年輕的心。“做好一碗面,也是一份終生的事業。”劉師傅笑著說。他還打算注冊自己的商標,在陽泉的每個縣區開分店——“讓更多陽泉人都能嘗到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面’。”鄭曉丹/文??張哲遠/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