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平定縣岔口鄉西頭嶺村的活動廣場,三五個村民正在健身器材區熟練地使用太極揉推器。他們通過緩慢而有節奏的動作,舒展著筋骨,鍛煉著身體的協調性。不遠處,有村民伴隨著音樂節拍,歡快地跳起了廣場舞。旁邊的長椅上,幾位老人一邊曬著太陽,一邊饒有興致地觀看大家鍛煉,時不時還交流幾句,感慨如今村里的新風貌。 隨著移風易俗深入開展,西頭嶺村環境面貌和村民精神風貌煥然一新,文明的種子日益植根到每個人的心田。近年來,西頭嶺村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深化移風易俗工作,聚焦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多措并舉打好移風易俗“組合拳”。特別是今年以來,西頭嶺村以村規民約為“標尺”,以紅白理事會為抓手,嚴格規范村民婚喪嫁娶流程與標準,推動全村形成節儉辦事新風尚。 鄉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風要正,正在村規。近些年,西頭嶺村通過不斷完善、宣傳村規民約,讓村規民約成為村民的行動指南。西頭嶺村村委會的宣傳欄內張貼著村規民約,內容涉及道德風尚、移風易俗、社會治安、消防安全、鄰里關系等方面。“我們利用村民代表會議和黨員大會向村民征集意見建議,讓全體村民參與村規民約的修訂。這樣一來,村民對村規民約有了更強的認同感,也更愿意自覺遵守。執行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切實為群眾樹立榜樣。”西頭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梁會明說。 一份村規民約,讓西頭嶺村既“約”出了鄉村文明新風尚,也“約”出了鄉村治理新氣象。在西頭嶺村,一院一景、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處處彰顯著變化。“現在村里講排場、比闊氣的不良風氣不見了,身邊的環境明顯變好了,家家戶戶注意衛生、勤儉節約,鄰里關系也更和諧了,日子越過越舒心,芝麻開花節節高。”?談到村里這些年的變化,村民梁舍貴深有感觸。 為了破除陳規陋習,引導村民主動做到婚事新辦、喪事簡辦,西頭嶺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并邀請村內老干部、老黨員、村民代表加入紅白理事會。紅白理事會成員組成移風易俗宣講隊伍,引導村民進一步破除陳規陋習,同時不定期巡查,對紅白事的操辦流程、宴請規模、禮金收受等進行監督。今年4月,村民趙富國在村委會辦公地一旁的空地上舉辦婚禮。婚禮當天,沒有豪華的婚車車隊,沒有冗長繁瑣的儀式環節,宴請規模嚴格遵循村規民約,菜品數量經過精心安排后,避免了鋪張浪費。整個婚禮過程簡潔而溫馨,賓客們紛紛點贊。 梁會明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創新工作舉措,持續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讓村民真正成為移風易俗的參與者和受益者,讓文明新風在西頭嶺村落地生根。(侯大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