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記者來到享有“全國書香校園”美譽的太原市杏花嶺區后小河小學。這里隨處可見的閱讀場所,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書資源,營造出濃厚的閱讀氛圍。 多年來,后小河小學秉承“小河盈水·書卷養氣·潤澤生命”的辦學理念,致力于書香校園建設,倡導“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讓閱讀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這一理念如春風化雨,引領著一批又一批孩子愛上了讀書,讓閱讀成為習慣,更成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后小河小學精心打造的“若水讀書館”曾榮獲“全國最美書屋”稱號,館內分為學生讀書區和教師讀書區,大樹形狀的書架上擺放著種類繁多的書籍,滿足了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師生的閱讀需求。此時,讀書館內座無虛席,孩子們正沉浸在閱讀課的氛圍中。后小河小學還打造了樂水讀書廳、森林書屋、心語書屋,甚至對小小的走廊書吧和班級書架都精心布置,校園內“隨處可讀書,處處有書讀”。 “我們始終堅持‘圖書館’一定是‘讀書館’,‘教書人’一定是‘讀書人’,‘閱讀’一定是‘悅讀’的理念。因為我們堅信,讓一個孩子熱愛讀書,就可以影響到一個班級、一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后小河小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郝曉怡說。 后小河小學還對閱讀課程進行科學規劃,把閱讀實踐與素養提升相結合,構建了“一體四全五翼”閱讀課程體系,實現閱讀全覆蓋,打造閱讀新范式。學校還設置了書香教師、書香學子、書香班級、書香教研組、書香家庭及書香校園六大評價機制,構建起書香工程的立體網絡。 今年,后小河小學教育集團三大校區同步舉行“悅享·閱讀”(第五季)讀書節課程,實施“三晉文脈尋根計劃、課內閱讀深耕計劃、品牌閱讀傳承計劃”三大計劃。同時,倡導家長與孩子們一起走進閱讀的世界,開展“放下手機 相約八點 親子共讀”“21天悅讀挑戰賽”“最美小河朗讀者”等活動,以家校共育為紐帶,讓閱讀成為連接校園、家庭與社會的精神橋梁。 多年的書香校園建設和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也改變了家長們的教育觀念。“書香校園的建設讓我意識到,最好的教育是與孩子并肩走進書本的世界。”后小河三年五班家長胡燕感慨道。
本報記者李志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