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生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是推動新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根本遵循。學習貫徹這一重要論述,要深刻認識改革開放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堅持以科學方法論為指導,聚焦中心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改革重點、防范重大風險,講求方式方法,注重改革實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不斷取得新成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第10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了全面闡述,并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為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增添動力”。這些重要論述,為在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把習近平總書記文章中關于“以改革到底的堅強決心,動真格、敢碰硬,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堅決破除一切制約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的要求,落實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中的行動指南。
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46年前,我們黨把握時代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應人民群眾期待,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推動改革全面發力、縱深推進。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只有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 黨的二十大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與舉措,謀劃了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實踐續篇,勾勒了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畫卷。這就深刻地揭示出,改革開放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不竭動力與活力,不僅為現代化的不斷深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為現代化的進一步推進奠定了多方面的雄厚基礎,提供了制度保障,促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進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同時,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面對必須破解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面對人民群眾對深化改革的新期待新訴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唯一選擇,只能是以改革到底的堅強決心,勇入深水區,敢于啃硬骨頭,把改革推向前進,在前行中不斷以新思路發現新問題,在改革中不斷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正確的方法論作指導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科學方法論是更好地認識改革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改革開放深入的“方向盤”。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全面闡述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方法,從發展方向、原則方法、目標任務上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指導。 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保證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與目標。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要圍繞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巨大優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必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是生產力和經濟基礎不斷推進與躍升的過程,也是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不斷調整與完善的過程。面對這樣一場艱巨性、復雜性、創造性前所未有的偉大革命,改革開放越是走向縱深,發展中的問題和發展后的問題、一般矛盾和深層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務和新提出的任務越交織疊加、錯綜復雜。改革發展進程中思想觀念困惑、體制機制障礙等,都可能形成影響現代化發展的堵點難點,既躲不開,也繞不過,只能通過敢入深水區、力破攻堅點的改革實踐,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特別是切實化解重要方面、重點領域改革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才能在解放和發展生產的過程中推進現代化建設。 必須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各領域,必須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全局和局部、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實踐探索與法治保障,以及改革發展穩定等重大關系,做到科學謀劃改革的戰略重點、主攻方向、優先順序、工作機制、推進方式,由此保證全面深化改革穩中求進、立破并舉,不斷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 必須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都必須有利于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要堅持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入,用改革的方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改革成效的重要檢驗,始終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把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落實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中
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謀劃,更在落實。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中務求實效、真抓實干的要求為指導,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落到實處。 要聚焦中心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推進中國式的現代化,無論是國內改革攻堅,還是應對外部風險;無論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還是推進其他方面的改革,都還存在各種各樣阻礙現代化發展的障礙。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與發展,實踐進程中的不同領域、具體方面也還會出現新的矛盾與問題。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篤力破除破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著力解決制約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發展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有悖社會公平正義的焦點熱點問題,在改革中不斷發現新問題,不斷用改革的方法解決新出現的問題。 要突出改革重點,防范重大風險。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實現整體推進中的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整體躍升,既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也是明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攻方向的必然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來部署各方面改革,推出一批戰略性、創造性、引領性改革,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突破,帶動其他領域改革的整體推進,進而在面對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時,對可能面對的困難與風險心中有數,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的實踐,帶動各類矛盾與風險的消解,把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要講求方式方法,注重改革實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任重道遠,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長期形成的體制機制障礙需要破除,新出現的矛盾問題需要化解,一些已經初步解決但又時有反復的難題還會再現,只有堅定改革信念、把準改革方向、掌握科學方法,既堅持守正不移,又勇于探索創新;既積極主動作為,更扎實穩健推進;既篤定目標任務,也注重梯次推進,這樣才能堅持科學思路與務求實干的統一,明確優先序,把握時度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真抓實干、穩中求進,保證改革行穩致遠,不斷取得新的實踐成效。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古天下事,及時難必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提供了新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要結合山西實際,全面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的精神實質與核心要義,不折不扣全面落實黨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務,謀劃推進我省具體改革舉措,以推動改革不斷深化的實際成效,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所揭示的改革的正確方向、原則方法、重點任務為根本指向,推動山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實踐不斷深入。 二要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山西既具有近年來經濟發展穩中向好,資源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的良好基礎,也面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深化全方位轉型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艱巨任務,必須放眼全國發展大局,立足自身比較優勢,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聚焦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扛牢轉型發展、能源革命、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使命任務,統籌謀劃推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引進更多先進生產要素,在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領域改革、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的實踐中為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注入強勁動力。 三要突出改革重點,狠抓改革落實。堅持把推進全省各項改革舉措與完成省委確定的今年九方面重點任務結合起來,從高質量發展和全方位轉型的需要出發,完善上下協同、條塊結合、精準高效的改革落實機制,在解決實踐問題中深化理論創新,在深化改革中推進制度創新,積極主動、扎實穩健推動改革舉措落到實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西篇章。(作者為山西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長、中共山西省委黨校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