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文物是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所以,在新征程上,保護好利用好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保護和利用好文化遺產,是延續國家記憶、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手段,充分發揮文化遺產的價值與功能,能夠在塑造國家形象、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傳播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作了很多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這是我們保護傳承文化遺產的重要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歷史文化遺存是前人智慧的積淀,是城市內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志。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蔽覀兊某鞘杏性S多歷史文化遺存,包括文物古跡、歷史街區、歷史建筑、工業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等,這些歷史文化遺存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歷史記憶,這些歷史文化記憶是特別寶貴的東西,要竭力保護好。陽泉作為一座典型的工業城市,工業發展史與人民群眾的生活變遷史相互交織,城市記憶是一方水土養育的人對幸福生活的審美表達,“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著力讓城市記憶融入市民生活,文化園城市記憶主題館內的老商場、老飯店、老影劇院、老公交站,既是一種回憶和懷念,又是對城市文化的提煉和傳承;與此同時,植入全新的商業零售內容,形成了工業文化旅游新業態。透過水泵廠這個老廠的活化新生,“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讓我們體會到:陽泉在實施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十分注重歷史文脈的傳承、歷史格局的延續、工業遺存的保留,同時又將現代生活元素融入積淀厚重的工業遺產中,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適應性、多樣性再利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承文化不是要簡單復古,城市建設會不斷融入現代元素,但必須同步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标柸谶M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的過程中,需要著重在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第一,要注重堅持規劃引領,正確處理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堅持正確理念指導的基礎上,陽泉要立足資源稟賦抓好活化利用,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陽泉非遺資源豐富,特別是在工美行業,有眾多國家級、省級、市級和縣級的非遺項目,我們應推動將非遺元素巧妙地融入到食、游、購、娛等各環節,提升非遺項目的融入性,增強非遺展示的體驗性。在“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基礎上,開展內容豐富的非遺展覽、演出、研學、創作等活動,讓非遺文化“活”起來。在景區、高速服務區、游客集散地等立體式地植入陽泉特色傳統技藝、表演藝術、工美作品等非遺元素,提升陽泉旅游文化產品的藝術性、創意性,增加消費新熱點。陽泉市各級政府和各旅游景區要通過積極舉辦交流會、文旅節、非遺展演、民俗文化、體育賽事等各種活動融匯非遺、文創、民俗、體育等,推出非遺展演,傳承非遺文化,助力非遺傳播??傊?,陽泉要深入挖掘非遺內涵,大膽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推進非遺保護,深化文旅融合,推動形成具有陽泉文化特色的地標和名片,在保護好這些珍貴工業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第二,要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立法保護,將非遺文化保護工作納入規范化和法治化軌道。通過立法,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會明確凸顯,各級政府部門將更加明白保護什么、如何保護,同時,還能破解保護經費難題,讓文化遺產保護有強大的經濟支撐。近年來,全國許多省市在黨中央指導下,對立法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先后開展了與文化遺產保護地方立法相關的工作,使文化遺產保護得到了更加完善的保護管理。陽泉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和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隨著時代變遷和技術革新,不少創造過輝煌的企業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卻留下了大量珍貴遺存。其中,陽泉三礦工業遺存極為豐富,可謂工業文化的“活文物”,陽泉三礦這座百年老礦,2018年被認定為“國家工業遺產”,是山西省首家成功申報國家工業遺產的煤礦,三礦作為百年老礦,遺留下來的重要核心物項,包括斜井、物料運輸區等14個方面,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體驗價值和研究價值。并且,以這些煤礦工業遺產為載體的工業文化精神,是一種寶貴財富,值得我們弘揚和傳承。近年來,陽泉市積極推進關于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方面的相關立法工作,爭取把工業遺產保護納入法治化軌道。 第三,要注重運用數字化技術賦能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通過文化遺產的數字化記錄和保存,能夠使那些容易受到時間侵蝕或自然災害影響的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數字化手段不僅有助于保存文化遺產的原始信息和微小細節,而且能夠使得這些文化財富被廣泛共享和傳播,增加社會公眾對文化遺產的認識和興趣??梢哉f,數字化技術不僅是保護文化遺產的有效工具,也是推動其創造性轉化的強大支持。比如,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就可以用以加強非遺的保護和利用,這些技術能夠提供沉浸式的體驗,使觀眾能以全新的方式親身體驗和感受非遺項目,VR和AR可以實現非遺的歷史場景再現或模擬傳統工藝制作過程,從而使觀眾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深入地了解非遺的歷史和價值。陽泉有豐富的非遺資源,比如,平定黑釉刻花瓷和平定砂器制作工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琺華器制作技藝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陽泉可以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使觀眾以全新方式模擬砂器工藝制作過程,通過這種互動和參與式的學習體驗,增強社會公眾對非遺的興趣和參與度。 綜上,陽泉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中要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相協調,切實讓文物和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作者單位:陽泉市委黨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