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伴隨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戰略深入實施,我國數字經濟全面發力,發展勢頭迅猛。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加速器、倍增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陽泉扛牢數智新城建設重大使命,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優先發展戰略,以實施“六大工程”為抓手,穩步推進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全力打造數字經濟“陽泉品牌”,在新賽道上持續為高質量發展蓄勢添能。當前,陽泉具有深厚的數字經濟基礎,數據要素、數字技術正在不斷改變傳統生產力的性質和效率,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 ????數字經濟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核心是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其核心特征與新質生產力高度契合,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 ????數據要素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將數據與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并列,為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價值指明了方向。作為“信息時代的石油”,數據已成為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一方面,數據要素憑借其非競爭性、非消耗性、零成本復制、邊際成本極低、規模經濟性等特征,在投入過程中加速資源流轉速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并且在積累過程中愈加豐富,形成數據反饋循環,直接驅動數據要素實現規模收益與范圍收益遞增,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另一方面,隨著數據要素參與生產、生活與治理過程日益深入,并與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三種傳統生產要素融合不斷加深,單一要素的生產效率和要素之間的資源配置效率將得到質的飛躍,有利于推動生產要素發生聚變、裂變,從而激活企業創新,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賦能。 ????數字技術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數字技術研發和發展數字技術產業是關鍵。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鏈接、滲透、賦能萬物,賦予了勞動資料數字化的屬性。智能傳感設備、工業機器人、光刻機、云服務、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勞動資料,在算力、算法上所展現出的高鏈接性、強滲透性、泛時空性,都是以往任何技術革命無可比擬的,直接作用于數據這一新型勞動對象,實現了與再生產各環節的深度融合,打破了時空限制,推動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和高效匹配,推動著生產力的躍遷。 ????數字經濟賦能陽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現路徑 ????當前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刻認識數字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進一步增強使命意識、機遇意識,在發揮自身優勢上主動作為,在培育新質動能、奮力追趕超越上勇開新局,在深化普惠共享、增進百姓福祉上持續用力,縱深推進數智新城建設,加快構筑轉型發展的比較優勢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陽泉在全國數字經濟版圖中的綜合競爭力,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挖掘數據要素高價值。積極制定發展戰略規劃,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打破數據要素壁壘,在政府授權的基礎上,推進公共數據產品的開發應用,建立公共數據運營機制、技術標準和定價標準,搭建規范的數據要素管理體系,為提高公共數據質量和供給能力提供支撐,推動數據產品市場化運用。建立完善的數據共享機制,推動公共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鼓勵企業間數據共享與合作。同時,加強數據安全保障措施,保護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通過促進數據流動與共享,釋放數字技術的潛力和價值,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 ????夯實數字技術硬實力。推動百度云計算中心升級智算中心,云峰大數據智算中心建成投運,建設城市算力網,更好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深化“千兆城市”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5G信號市域全覆蓋,加快算力基礎設施擴容提質。以“中電數字經濟產業園、山西智創城7號、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數智產業研究院”四大平臺為重點,完善配套設施,優化要素保障,全面提升產業集聚和技術支撐能力。聚焦數字技術研發,鼓勵有條件的科研院校、企業加快實施重大技術攻關項目,共同推動數字技術的創新發展。 ????提升數字產業新能級。只有在數實融合的背景下,新質生產力之“箭”才能在產業轉型升級中有的放矢,不斷更新迭代。聚焦智能終端制造、互聯網軟件服務業、衛星終端、衛星運營、無人機制造、新型半導體等方向,積極招引相關產業項目落地。立足核心產業,利用數字技術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全要素數字化升級、轉型和再造,將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過程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增強數字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推動傳統產業尤其是制造業生產方式、組織方式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優化市場的供需匹配機制和資源配置效率。 ????優化數字經濟新生態。樹立適度超前、高效實用、因地制宜、開放發展的理念,健全政策法規,構建數字經濟發展良好生態。加快推進數字政務制度規則創新,推進政務數據有效共享、政務高效協同。以“城市大腦”為牽引,推動城市運行指揮中心投用,搭建新型智慧城市中樞。加快“一網統管”系統建設,整合應急、交通、城市管理服務等功能,實現城市治理高效協同。持續推動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應用,提高公共服務在線服務效率。加強產教融合,促進數字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之間的有效銜接,構建基于企業實際需求的數字化人才培育方案,通過學校與企業共建現代產業學院、技術研發合作、委托訂單培養、技術技能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數字化人才培養。鼓勵引導更多企業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相關培訓課程,推動社會人力資源的數字化升級。(作者單位:陽泉市委黨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