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點如雨,鑼聲似雷,每一次敲擊都似驚濤拍岸。5月5日,解州關帝祖廟乙巳年古廟會暨“關帝巡城”活動啟幕,無數(shù)熱愛文物、鐘情關公文化的人們紛至沓來。在關公文化博物館內(nèi),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原主任衛(wèi)龍正熱情地為游客作講解。 談起運城的文物保護,衛(wèi)龍總會回憶起2023年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運城博物館考察時的情形。 作為講解員,衛(wèi)龍親歷了這一意義非凡的時刻。“整個考察過程,總書記看得十分仔細,聽得非常認真,處處體現(xiàn)著對中國文明歷史研究、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的關切之情。”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衛(wèi)龍至今心潮澎湃,言語間滿是激動。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是對文博人最大的鼓勵和鞭策。我們一定按照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做好挖掘、研究、傳承、利用等工作。”衛(wèi)龍說。 去年6月,在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承崗位上默默耕耘了三十余載的衛(wèi)龍卸下肩頭的重任。懷著對關帝文化的熱忱和對文物保護、文明傳承的初心,這位“老文保”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探尋之旅。 廣東汕尾關帝廟、海南海口關帝廟……一年間,多處文物古跡留下了衛(wèi)龍?zhí)皆L的腳印。 在他的手機中,長長地記錄下奔赴各地關帝廟進行文化交流的日記。“每到一處,我都會主動與當?shù)匚奈锕ぷ髡邍鴷痴劊屑氂涗浵庐數(shù)匚奈锉Wo的‘獨家秘籍’。”他深知,每一處古跡都承載著獨特的文化密碼,而與各地同行交流,正是解鎖這些密碼的關鍵鑰匙。 歲月流轉,曾在解州關帝廟工作過18年的衛(wèi)龍對關帝廟的熱愛卻從未改變。退休后,關帝廟依然是他生活的重心,在給游客講解過程中,他會仔細檢查古建筑的每一個角落,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管理部門反映;看到游客有不文明行為,也會耐心勸阻。在他心里,關帝廟的保護容不得半點馬虎。 “雖已身退,但我仍心系文物保護事業(yè),積極發(fā)揮余熱,投身河東文化的挖掘、傳承與活化利用工作,通過講述文物故事、分享文化內(nèi)涵,引導社會公眾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讓古老文明煥發(fā)新的華彩,讓文明薪火一代一代傳下去。”衛(wèi)龍的話語,道出了所有文物保護者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