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太原汾河景區(qū)洋溢著勃勃生機。5月11日一大早,騎行愛好者楊威便出現(xiàn)在濱河自行車道上。微風習習,氣候宜人,對他而言,最是愜意時光。 楊威告訴記者,在汾河太原城區(qū)晉陽橋段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那一刻,至今記憶猶新,“總書記特別和藹可親,上車后還一直跟我們揮手。” 楊威家住太原市小店區(qū)親賢社區(qū),離汾河不遠。小時候,他經常約著小伙伴到汾河邊上玩。印象中,那時汾河水量很少,就是一條小水溝。兩岸都是泥沙,一下雨泥湯四流。“當時就是亂石灘,十分荒涼。這些年看著汾河一天天水量豐盈,兩岸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我們打心眼兒里高興。如今有親戚朋友從外地來,我都會帶他們到汾河景區(qū)逛逛,大家都對這座北方城市有了新的認識。” 作為一名社區(qū)工作者,在楊威看來,治理汾河顯著增強了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同樣也是他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從點滴小事入手解決民生問題。他時常走訪居民,了解居民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于無法立即解決的問題,就會記錄下來,尋找解決辦法。“社區(qū)工作千頭萬緒,但說到底,就是為民服務、為民辦事。我會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汾河兩岸,濱河自行車道呈現(xiàn)出“一泓碧水穿城過,河畔彩帶映春色”的美景。自行車道的開放,在完善城市騎行網絡、降低能耗的同時,還給喜愛騎行運動的人提供了一個好去處。楊威是親賢社區(qū)騎行隊隊員,常年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野山間,健身的同時也見證了汾河的滄桑巨變。“以前我們騎行隊組織活動,一般都是去一些偏遠的地方,現(xiàn)在騎行在濱河自行車道上,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一邊欣賞沿途美景,感覺真不錯。” 如今的汾河正以秀美的面貌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也給生活在汾水之濱的人們帶來更多的生態(tài)福祉。“水清了,岸綠了,城市更美了。生活在這座城市,我們有責任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為再現(xiàn)‘錦繡太原城’盛景作出自己的貢獻。”楊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