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我省首批10條省級重點產業鏈,包括特鋼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風電裝備、氫能、鋁鎂精深加工、光伏、現代醫藥、第三代半導體、合成生物產業鏈。2023年新增6條省級重點產業鏈,包括新型儲能、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碳基新材料、信息技術融合應用、銅基新材料、裝配式建筑產業鏈。 過去的一年,我省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鏈上企業生產小幅增長,工業新動能加快發展,產業鏈運行總體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特別是重點打造的16條省級產業鏈營業收入增長16.2%,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升,“新三樣”產品、特種金屬材料、半導體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跑出加速度,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具有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為進一步完善鏈長制工作機制,促進產業集群和產業鏈融合引領發展,我省發布《山西省重點產業鏈能級躍升2025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5年底,省級產業鏈整體營收突破8000億元,“鏈主”企業達到45家以上,鏈核企業突破120家,產業鏈企業突破800家;產業集群和產業鏈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上下游企業高效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同創新更加緊密、配套體系更加完備、要素支撐更加有效。
在智能家居壓縮機核心零部件領域,全球每生產3臺冰箱或空調,就有1臺的核心零部件來自臨汾的一家民營企業——山西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月12日,記者走進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華翔智能科技產業園生產車間,感受精密“智造”的魅力。 近年來,華翔集團以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為方向,通過技術創新與數智融合,加速打造智能制造標桿企業。該企業與中國移動合作打造“5G+智慧工廠”,建成了覆蓋3個園區的5G專網,實現3000余臺設備數據的毫秒級傳輸與直采,構建了涵蓋安環、人效、品質、設備等七大系統的數字化管控平臺。通過HBS精益管理體系,企業將生產流程的“人、財、物、能”數據全鏈路打通,故障率下降50%,人均產量提升30%,單條生產線工人數量縮減至原來的1/10。 更值得一提的是,華翔集團引入AI技術優化管理決策。2025年,新一代工業AI在線檢測系統全面部署,各個工廠的“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平臺內,新增了一個AI小助手,已經接入DeepSeek(深度求索),實現不良品自動識別與預警,產品品質大幅提升。 作為山西裝備制造領域首家上市民營企業,華翔集團以“主業領先、延鏈強鏈”為戰略,從單一零件供應商升級為“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在白色家電領域,其壓縮機零部件全球市占率達30%以上,服務美的、格力等頭部品牌;在新能源汽車賽道,華翔與上汽華域組建合資公司,共建亞洲最大汽車零部件基地,劍指“雙單項冠軍”目標。 站在新起點,華翔集團正加速推進“三園建設”,即洪洞智能科技產業園、甘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和翼城工程裝備產業園,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及工業裝備零部件專業化制造基地。集團總裁王淵表示:“我們將以科技創新為筆、以智能制造為墨,讓‘山西智造’閃耀世界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