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天方霽,萬物正蔥榮。芮城縣永樂宮內,紅墻托舉青瓦,古柏垂蔭成廊。數字復原技術開啟壁畫藝術升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在這座享有“東方藝術畫廊”之美譽的建筑內鋪展開來。 永樂宮現存元代壁畫近千平方米。其中三清殿《朝元圖》上勾勒的286尊神祇朝拜元始天尊的盛景尤為壯觀——衣紋線條飄逸流暢,人物須髯細若游絲,玉女眉目表情傳神,青綠主調間點綴朱砂,展現出我國古代登峰造極的繪畫技藝。 為了進一步呈現800年前永樂宮“滿壁風動”的壁畫風華,2021年5月,永樂宮啟動搬遷后規模最大的壁畫修復工程。敦煌研究院專家團隊進駐永樂宮,對壁畫開展“顯微手術”,用羊毫筆蘸取古法礦物顏料修補壁畫每一處縫隙,讓壁畫本來的樣貌得以呈現,4年來累計修復龍虎殿、重陽殿594.6平方米病害區域。與此同時,85臺智能監測設備守住殿內每一個角落,將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溫濕度等數據實時傳至云端。 在加強保護的同時,永樂宮充分借助先進數字技術對文物進行活化利用。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攜手AMD(超威半導體)與生樹科技公司,利用自研大模型和先進的生成式AI技術,對壁畫進行毫米級數字掃描、建模與色彩復原。此刻,數字壁畫《朝元圖》正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的展廳里迎客——這是永樂宮“觀妙入真”全國巡回展的第六站。與《朝元圖》一同亮相的,還有永樂宮的元代漢白玉呂洞賓塑像、披云真人宋德方石棺和三清殿琉璃鴟吻等150余件珍貴文物。 文物的生命力更在人間煙火中延續。永樂宮文創中心內,以農歷節氣與精美神祇圖為賣點的黃帝紀年歷月銷超千件,壁畫星宿紋樣化作真絲方巾亮相巴黎藝術展;短視頻平臺上,“神仙志”系列視頻單條播放量達千萬次。“文物總要走進煙火人間,才不算困在時間里。”“90后”文創設計師成琨笑盈盈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