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草木萌發,但風干物燥的氣候也讓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進入關鍵時期。每一個火種的疏忽,都可能讓綠色森林毀于一旦;每一份責任的堅守,都在為綠水青山構筑屏障。面對這場事關生態安全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考驗,沒有局外人,唯有行動者。我們應堅持“防”是前提、“控”是關鍵、“救”是底線,嚴防火種、嚴控火源、快速撲救,全力以赴守護來之不易的綠色家園。 俗話說,十年難育一棵樹,星火能毀萬畝林。一個小小的煙頭,一堆未撲滅的篝火,都可能成為“燎原之火”。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群眾是基礎,重點在基層。我們應堅持“防”字為先,宣傳發動群眾做好群防工作。我們應充分運用報紙、微信公眾號、宣傳車、小喇叭以及防火視頻、公益廣告等宣傳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意義,努力做到家喻戶曉、老少皆知、人人遵守,切實提升公眾的防火意識,讓防火知識深入人心,形成“群防、群治、群抓、群管”的全民防火工作格局。 疏忽一時,火光四起。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關鍵是嚴格管控火源。一方面,我們應以林長制為統領,以網格化管理為主要抓手,充分發揮森林消防專業隊伍、護林員隊伍的作用,力量下沉,優化布防,真正把山看住、把口守住、把人管住。另一方面,應綜合運用衛星遙感、飛機巡護、高山瞭望、視頻監控、地面巡查等多元手段,形成“立體網絡”,做好火源管控工作。 加強森林草原滅火應急隊伍建設,是提高森林草原火情處置能力的關鍵。我們應強化物資保障,增配無人機、風力滅火機、對講機、高壓細水霧滅火機等,夯實硬件基礎。組織各支隊伍,圍繞森林草原火災處置現場指揮機制、滅火技術戰術、滅火安全等內容開展理論培訓,以體能訓練項目為重點做好實戰演練,著力提高隊伍撲火能力,一旦發現火情,打早、打小、打了。 森林對我們而言,不僅是美麗的自然風景,也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力量。讓我們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號召,為守護綠水青山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