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靈丘縣紅石塄鄉下沿河村,隨處可見的廉潔文化墻、清廉宣傳欄,獨特的廉潔文化廣場、說事亭,營造出崇廉向善的清廉文化氛圍,在展示清廉村居建設成果的同時,更成為下沿河村的亮麗一景。 2022年,靈丘縣為強化基層治理能力,在全縣開展了清廉村居建設工作。此項工作由縣紀委監委牽頭指導,鄉、村兩級共抓共建。去年,該縣打造了清廉村居紅石塄示范鄉,其中,推動下沿河村運用“質詢應答”工作模式,對政務村務、干部作風等情況開展監督,對群眾關切進行集中答復和處理,提高工作透明度,切實回應群眾需求。“咱村西頭的排污渠排水不暢,什么時候能修一下?”“想開間小吃屋,增加些收入,需要辦理哪些手續?”……6月19日,下沿河村黨支部書記馬現禮告訴記者,像這些問題都是在“質詢應答”中得到解決的。 “這兩年,我們下沿河村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有力抓手,不斷提升村莊治理水平,村里權力運行更加規范、村務公開更加透明、干群齊心干勁更足。去年,村集體年收入達到48萬元,獲得‘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榮譽。”提起村里的發展變化,馬現禮滿臉都是笑容。 隨著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下沿河村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數越來越高。村黨支部積極探索基層養老服務新路,創辦了頤養食堂,為全村70歲以上的留守孤寡老人、弱勢群眾提供中、晚兩餐。同時,村里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制定村規民約,開展星級黨員戶評定、文明戶評選等活動。 針對下沿河村清廉村居建設中的一些做法,靈丘縣及時總結歸納,并在今年明確了清廉村居建設的一網聯動、三員管理、六大板塊的“136”鄉村治理監督新模式。該縣紀委以數字鄉村平臺為依托,實現一屏通覽、一網聯動,用智慧化、網絡化方式加強鄉村監督治理,強化“村級紀檢委員、監察聯絡員、村務監督員”三員管理體系,圍繞“智慧黨建、清廉村居、產業興旺、治理有效、生態宜居、平安沿河”六大板塊,對三資管理、村務公開等進行智能化監督管理,把村民納入管理主體,村里的事村民商量、決定,持續強化基層治理能力。 “村里面對面說問題,大事小事都有回應,村里干啥事,花的啥錢都公示,村里事情咱老百姓說了算。”下沿河村村民茶余飯后相互道出了心里話。如今,在靈丘縣,清廉村居建設在全縣11個鄉鎮186個行政村全面鋪開。
彭國強 趙文貴 馬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