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荔枝上市的季節,據說今年荔枝豐收,愛吃荔枝的朋友們有福了。 但坊間傳聞,荔枝吃多了會得“荔枝病”,是不是這樣? “荔枝病”又叫荔枝中毒,實質上是一種低血糖性腦病,表現為頭暈、乏力、腹痛、發冷等低血糖癥狀,嚴重的可能會抽搐、昏迷,甚至出現呼吸暫停。 有的朋友可能不解,甜甜的荔枝,怎么會跟“低血糖”這幾個字扯上關系? 其實,正是跟荔枝里面大量的果糖有關。 果糖進入人體后,必須通過酶的分解,才能轉化為葡萄糖,被人體吸收。 大量進食荔枝時,身體接收到“糖分來襲”的信號,就會開始拼命分泌胰島素,于是血糖水平急劇下降。 與此同時,來自荔枝的果糖卻沒來得及轉化為葡萄糖。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便出現了低血糖癥狀。 所以,建議一次吃荔枝最好不要超過300克。按照一個荔枝20克計算,大約就是十來顆的量。‘ 尤其兒童更要注意。要知道,“荔枝病”的患者以兒童居多,這與兒童果糖代謝轉化能力較低有關。所以兒童吃荔枝更應控制好量,而且不要空腹吃。 人空腹時,血糖本處于較低水平,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荔枝,就容易出現低血糖癥。 另外也不要吃未成熟的荔枝。未成熟荔枝中含有兩種毒素——次甘氨酸A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也是誘發“荔枝病”的元兇。(陽泉市衛生健康促進中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