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驕陽似火,濕熱交加。常見疾病就像埋伏在高溫中的“健康刺客”,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不小的威脅。因此,了解并預防夏季常見疾病就成為必修課。陽煤總醫院心內科兼公共衛生科主任醫師肖潤平準備了一份科學實用的“夏季常見疾病與預防指南”,幫助大家健康度夏。 夏季需要注意預防中暑、胃腸道疾病、皮炎、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結膜炎(紅眼病)等疾病。肖潤平建議大家日常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有助于避免疾病的發生。 中暑是夏季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溫度過高,散熱困難引起的。因此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帶上遮陽傘或帽子,穿透氣衣物。此外還得保證充足飲水,在炎熱的天氣里,人體會大量出汗,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以避免脫水。 肖潤平介紹,夏天天氣炎熱,有利于各種細菌繁殖,這些細菌通過污染的水、食物等進行傳播。常見的致病菌有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腸桿菌等,這些細菌會引起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疾病。因此需要勤洗手,合理安排飲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過度食用油膩、辛辣食品。還要注意食品安全,不吃隔夜或變質食物,盡量不要在街邊小攤就餐。另外注意飲水安全, 定期清洗飲水機,避免直飲水被污染,盡量飲用燒開的水或瓶裝水。發生急性胃腸炎時,可以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 夏日紫外線較強,且身體容易出汗,故而很容易引發皮炎,建議夏日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曬,并且盡量穿著寬松透氣的衣服,這樣有助于保持肌膚的清爽。若皮膚出現瘙癢癥狀,則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鹽酸西替利嗪等藥物。 高血壓患者夏天尤其要注意,夏季是心腦血管意外的“黑色季節”。因為氣溫高,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起血栓。另外室內外溫差大,所以血管也容易隨溫度的變化而頻繁進行舒張和收縮,導致血壓不穩定,增加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概率。為了避免此種情況,建議大家日常生活中要積極鍛煉以提升個人體質,并進行科學補水,每天飲水不少于1500ml(心衰、腎衰患者除外)。采用“少量多次”原則,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而增加心臟負擔。另外身體若出現不適,應當及時就醫檢查,以免貽誤病情。 此外,夏季空氣中很容易滋生細菌,再加上個人不注意用眼衛生,因此容易引發急性結膜炎(紅眼病)。需要注意個人衛生,不要用手揉搓眼睛,另外該疾病具有傳染性,所以盡量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如果不慎患有急性結膜炎,應該遵照醫囑使用更昔洛韋眼膏、鹽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藥物。 肖潤平表示,除了上述幾種夏季常見的疾病外,還需警惕熱傷風、空調病以及蚊蟲叮咬傳播的疾病等。總之,夏季應當盡量少吃生冷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且多攝入水分,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地方。若身體發生不適,及時就醫治療。(翟 ?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