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翠萍為豆角吊秧 4月21日早上7點,大棚管護員蘇翠萍騎著電動車,來到了平定縣冠山鎮王家莊村北神山設施果蔬種植基地,開始一天的工作。停穩電動車,蘇翠萍利落地戴上手套,快步走向3號四季棚。推開門的瞬間,潮濕溫熱的氣息裹挾著草莓特有的甜香撲面而來。棚內的草莓葉油亮翠綠,一顆顆泛紅的果實沉甸甸地垂在綠葉間。她蹲下身子,發現有發白腐爛的草莓,便立即用剪刀小心剪下,放進隨身的小筐里。“這時候得勤察看,如果壞果不及時清理,很容易傳染給別的果子。”蘇翠萍說。 蘇翠萍今年52歲,是王家莊村土生土長的村民。在成為大棚管護員之前,她在農閑時四處打零工,餐館幫廚、家政保潔、超市收銀,只要能掙到錢的活兒,她都愿意干。“那時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總想著多掙點。”回憶起從前,蘇翠萍感慨道。 2023年9月,得知村里的果蔬種植基地招聘大棚管護員,蘇翠萍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了名。起初,她對大棚種植一知半解,栽苗間距掌握不好,疏花疏果也總拿捏不準火候。但她骨子里有股不服輸的勁兒,白天跟著老師傅學,晚上回家通過短視頻平臺自學。漸漸地,她的技術愈發嫻熟,從生疏到精通,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一名大棚管護能手。如今,大棚里各類果蔬的生長習性、管護要點,她都如數家珍。這份工作不僅讓她有了穩定的收入,更讓她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現在,我的短視頻賬號里,隨便一刷就是關于大棚管護技術的視頻。”蘇翠萍熟練地滑動手機屏幕,展示著自己收藏的數十條大棚管護技術教程視頻,“這些都是我的‘電子老師’,人家專家講得既通俗又全面,而且我還能反復看,方便得很。”即便已經成為基地里公認的“行家里手”,但蘇翠萍并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她深知種植技術日新月異,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讓大棚里的果蔬持續煥發生機。 前段時間,1號四季棚里的豆角出現了葉片卷曲、生長緩慢的情況。憑借日常積累的知識,蘇翠萍判斷可能是豆角缺肥導致的根系發育不良。她立即在收藏的視頻中查找解決方案,跟著視頻里的指導,調配了含氮、磷、鉀的復合肥溶液,并采用灌根的方式為豆角補充養分。同時,她還參考視頻中關于改善土壤透氣性的方法,給豆角植株周圍松土、增加有機肥。經過她20多天的悉心照料,豆角植株恢復了生機,嫩綠的新芽不斷抽出,秧蔓也開始茁壯攀爬。 “學習永無止境,多掌握些技術,咱管護起來心里更有底,也能讓棚里的果蔬長得更好!”望著吊繩上長勢茂盛的豆角秧蔓,蘇翠萍信心滿滿。(侯大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