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為學生的一生發展所服務的,是培養學生一輩子的學習能力的活動。所以,課堂應將“要我學,教我學”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我要學,我會學”。 那么如何讓學生主動去閱讀、思考呢?預學單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如何設計預學單呢?我有如下一些方法。 圈畫先行。學生對課文的初步認知,用圈畫的方式最容易體現。同時,圈畫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思考。設計的圈畫內容可以是有關課文主人公的相關句子,比如《刷子李》一課,就可以讓學生畫出正面描寫刷子李技藝高超的句子。《摔跤》一文,可以讓學生畫出描寫小嘎子摔跤的句子,用“△”標出動詞,學生有目的地圈畫為后續閱讀思考做好了鋪墊。 批注促思。批注就是對課文某些語段或關鍵詞的理解、感悟和體會,是學生對語言文字背后意思的深層解讀。比如《他像一棵挺脫的樹》一課,在學生畫出祥子外貌的句子之后作批注:祥子有什么特點呢?再比如《軍神》一課,畫出描寫劉伯承在手術臺上時的細節描寫,體會劉伯承有怎樣的精神品質。作批注這個方法可以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 厘清線索。如果學生能搞清楚文章脈絡,就能宏觀地把握課文的框架。比如《刷子李》一課,可以整理曹小三對師傅的四個態度變化,用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從文中找到相關的語段,并分別概括成一個詞語。再比如《兩莖燈草》一課,有四個人猜測了嚴監生在臨死前伸兩個指頭的原因,嚴監生都有微小的不同反應。由此能看出他怎樣不同的心情呢?讓學生自己去厘清課文線索和發展脈絡能夠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寫作的謀篇布局能力。 寫法體悟。閱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而且要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比如《他像一棵挺脫的樹》一課,可以設計問題:作者是怎樣把祥子的高大健壯寫出來的呢?通過思考,學生明白了細節描寫要圍繞中心去寫。再比如《刷子李》一課,作者為什么用大量的筆墨寫曹小三的反應呢?通過思考,學生領悟到側面描寫對突出中心的重要性。 概括板塊。概括能力是重要的語言表達能力之一。所以,預學時可以讓學生大膽地概括。比如《白鷺》一課,讓學生給白鷺活動的幾個畫面分別起一個標題。比如《落花生》一課,可以讓學生概括作者圍繞“花生”寫了哪幾件事。這樣能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質疑問難。提問是學習能力的重要品質之一。在閱讀課文的時候也需要學生去大膽地質疑。學習每篇課文之前可以鼓勵學生提出一兩個不懂的問題。比如學習《軍神》一課,學生問:“為什么作者最后才告訴我們這位軍人是劉伯承?”學習《清貧》一課,學生問:“為什么方志敏把他的汗褂褲和線襪說成‘傳世寶’?”當老師引導學生解答了這些問題后,學生也就對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認識。經常讓學生提問,能提高學生問問題的含金量。 預學單的設計還有很多方法,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文、不同的題材去靈活設計,其目的不僅能引領學生全方位、深刻地理解課文,而且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紅嶺灣小學 ?白改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