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表揚學生的一句話 什么最有助于學生的成長?是表揚,是鼓勵。有句話說得好,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老師可能不經意間的一句表揚,會令學生心花怒放。學生回家后的第一句話會是:“媽媽,老師表揚我了!”學生高興,家長也高興,整個家庭的氣氛會因之而歡快起來。家長也會適時地給孩子以鼓勵。第二天,看吧,學生的表現肯定更好。這不是語言游戲,而是生活中真正存在的事例。 所以,老師別小看自己表揚學生的一句話,它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即使影響不了一生,也可能影響他一段時期,即使影響不了他一段時期,也可能影響他一天。這一天,他快樂。老師的一句表揚,使學生快樂了一天,世上還有什么比這更劃算的呢? 老師別小看表揚學生的一句話,更別吝嗇這句話。 手寫板書運用要恰到好處 時代在變,教育改革也在推進。如課堂教學,幾年前引進了多媒體設備,擔心老師們嫌麻煩不使用,就努力讓他們明白用多媒體設備教學的好處。其中有一個好處是,“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可以節省大量花在板書上的時間”。為了保證使用率,在課堂評價標準中,加入了一條“是否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可能是3分,也可能是5分。基于此,老師們便開始學習和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 語文老師,把生字打在屏幕上,有的還是“宋體”字。數學老師,把運算過程一行接一行地展示在屏幕上。的確,老師不用動手寫了,黑板上只有用粉筆寫的課題,其他地方干干凈凈,看似減輕了老師的勞動強度,但教學效果怎么樣呢? 實際上,教學效果打了折扣。以語文課為例,老師在黑板上書寫生字,本身就是一個讓學生“認”和“學”的過程,省略了這一過程,只是在屏幕上“全景式”展示生字,學生不會有那么深的印象,有的學生連漢字的規范寫法也學不好。再說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書寫運算過程,向學生傳輸的知識和方法很多,老師不一點一點、一步一步寫板書,學生看不到細節,學得不規范,會導致學知識不扎實。 當然,以前只有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時候,寫了擦,擦了寫,有時老師擦不過來,還得讓值日生幫著擦,一堂課聽得最多的就是寫字和擦黑板的聲音,粉筆塵落得滿講臺,老師的肩上、袖上到處都是,的確花費了大量時間。如今,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普及了,的確能幫助老師減輕勞動、節省時間,但絕不能替代全部的板書。從這一點上來講,課堂教學不是不要手寫板書,而是要結合多媒體設備恰到好處地運用手寫板書。純粹不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是一個極端;完全依靠多媒體設備教學,連必要的板書都省略了,是另一個極端,都要不得。 給學生擦掉寫錯的數字 在一節公開課上,我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學生做練習,老師穿梭巡視,不時俯下身子指點,有個學生寫錯了數字,老師指出后,隨手拿起橡皮,幫學生擦掉了寫錯的數字。這個舉動讓我生出不小的感慨。 我們常說,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本,對學生多一點關愛,到底該如何體現呢?我認為,該老師的舉動就是實實在在的體現。擦掉的是錯誤,傳遞的是溫情,形成的是和諧。 過去,我見過許多老師發現學生做錯了題,更多的是批評,動作大者甚至會將作業本的一頁紙撕掉,讓學生重做,這樣只能令學生緊張、害怕,對其心理產生影響。即便沒有上述動作,也鮮有老師會主動給學生擦掉寫錯的地方。當然,筆者并非要求老師去給每個學生擦掉寫錯的作業,而是想通過這一事例,啟發老師們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老師一個小小的舉動,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李榮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