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發展的浪潮中,下站小學始終把教育教學改革作為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舉措,聚焦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變革,全力探索項目學習常態化實施路徑,深度挖掘團隊協作潛能,凝聚學科教師集體智慧。在此過程中,學校連續三屆積極參與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的“135項目學習范式”典型案例征集活動。日前,2024年評選結果揭曉,學校成績令人矚目:17個項目、57位教師斬獲特等獎7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此次獲獎,下站小學實現了獲獎等級、比例的雙突破,學科覆蓋廣度更是創歷史新高,這一亮眼成績彰顯了學校教育改革實踐的強勁動能。 自該賽事舉辦以來,學校憑借對教育創新的執著追求和全體師生的不懈努力,連續三年蟬聯全市唯一的省級“優秀組織單位”。這份榮譽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實且富有成效的教育行動。 在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進程中,集體備課發揮了關鍵作用。學校定期組織各學科集體備課活動,為教師們搭建了深度交流與智慧碰撞的平臺。在集體備課中,教師們打破學科壁壘,共同研討如何將“135項目學習范式”(一個追求,三大策略,五項行動)與學科特點深度融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精心設計每一個項目學習案例。同時,學校高度重視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精心組織每一次線上項目化學習培訓。通過邀請專家深入解讀項目學習理念與實施方法,幫助教師們深刻理解項目學習的精髓,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這使得教師們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更加得心應手,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校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資源與展示機會。在項目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走出課堂,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語文學科“探尋神話故事 傳承華夏文明”項目學習中,學生們分組行動,深入研究神話奧秘。有的小組學生化身“故事偵探”,走訪民俗專家,查閱古籍文獻;有的小組學生變身“創意編劇”,將神話元素融入現代劇本;還有的小組學生制作精美的電子繪本,用生動插畫重現神話故事的奇幻場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綜合素養與實踐能力獲得提升,真正實現從文化認知到文明傳承的跨越,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青春活力。在“清涼夏日智慧定價”數學項目化學習中,學生們以“商業分析師”的角色開啟實踐。數據采集組通過走訪游泳館、查閱水電賬單收集數據;建模運算組借助3D建模智能體構建斜坡式泳池模型;策略規劃組綜合市場調研與成本分析制定定價方案,設計多種優惠套餐以增強競爭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數據分析、數學建模等核心素養得到提升,跨學科協作能力也有所增強,強化了問題解決與批判性思維能力。整個項目促使數學學習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建構,實現了從知識應用到實踐創新的跨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兩屆的基礎上,下站小學的美術、體育、信息科技學科首次在項目化學習中進行初步的嘗試和探索就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美術項目學習中,學生們以“古俑今繪”為主題,通過采風、手工制作、作品講解等形式,展現秦始皇兵馬俑的獨特魅力,既提高了藝術素養,又增強了文化認同感;體育學科的項目學習將體育技能訓練與團隊合作項目相結合,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培養了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信息科技學科則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字化素養和創新思維,學生們在項目實踐中學會運用編程、多媒體技術等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系列成果意味著,“135項目學習范式”在我校已實現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入推進,真正做到了將創新教育理念融入每一門學科的教學之中,讓不同學科的學生都能在項目學習中收獲成長與進步。 每一個獎項的背后,都凝聚著師生們無數個日夜的心血與汗水。教師們反復打磨教學方案,不斷優化項目設計,只為給學生帶來最優質的學習體驗;學生們積極參與項目實踐,在探索中思考,在合作中成長,用智慧與努力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這些輝煌的成績,是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激勵我們繼續前行的強大動力。今后,學校將以此次獲獎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深化“135項目學習范式”的應用與創新;持續加強集體備課活動,促進學科之間的深度交融;不斷豐富項目學習內容和形式,更好地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深入挖掘學生潛力,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創新能力,為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而不懈奮斗,在教育改革的征程中續寫更加絢麗的華章!(耿戰江 姜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