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一年級學生上過一堂原地踏步走的體育課后,我感觸頗多:這堂課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身體,而且讓他們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一開始,我通過有趣的導入活動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我讓學生們玩“猜類型”的小游戲,告訴他們聽到我說水果時蹲下、說動物時原地跳、說蔬菜時站立保持不動,還要做到分類。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們在玩耍中做好了基礎熱身活動。 接著,我開始教學生們原地踏步走的基本動作。我強調了步伐的節奏感和身體的協調性,讓學生們一邊聽老師的口令,一邊練習。我自己總結了口訣:“聽指令、抬左腳……”小口訣包含了原地踏步走的動作要領,朗朗上口的同時也提醒學生時刻關注自己的手臂有沒有伸直,大腿有沒有抬高,這樣學生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學生們認真地跟著我做,很快掌握了動作要領。 我也嘗試過其他方法,但是效果不好。后來,我不斷地走近學生,了解學生,發現有些學生連左、右都分不清,找到這個根源后,我調整了教學方法。 第一,先讓學生弄清楚前、后、左、右等方位。 第二,將原地踏步動作進行分解教學,即先練腳的動作,后練手的動作。在練習腳的動作時,我先讓每一個學生找準自己的左腳,明白起動腳為左腳;練習過程中,我讓學生喊著“左—右—左”的口號,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腳的上下起落動作變得有趣,并結合表揚、個人及小組展示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學習的效果明顯提高了。這種訓練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我還設計了幾個小比賽。我將學生們分成四組,兩兩之間進行比賽,激發他們練習的積極性;再進行男女分組比賽,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通過比賽,看哪個小組的踏步走最整齊、最有節奏感。學生們為了爭取勝利,都努力地練習著,互相鼓勵、互相幫助。 課堂上,我深刻感受到了學生們的天真和活潑。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作為老師,我深感責任重大,要用心去引導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快樂中茁壯成長。 回顧那堂課,我收獲了很多。我明白了教學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們的興趣和情感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成長中收獲。(北大街小學??吳昊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