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賽魚小學、沙臺小學和南樓小學的8名少先隊員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懷揣著對社區治理的好奇與熱情,在礦區賽魚街道賽魚社區開啟了首場議事實踐。當天,社區舉辦紅領巾智囊團掛牌儀式。 從“小客人”到“小主人” 活動伊始,8名少先隊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開展“社區探秘”。他們蹲在垃圾分類箱旁觀察居民投放習慣,在社區廣場角落討論寵物糞便清理難題,還低頭數著社區辦公區域滅火器的數量。遇到感興趣的話題,孩子們會掏出小本子認真記錄。實地走訪讓他們第一次意識到,社區里的角落里藏著需要解決的“小問題”。 走進社區服務大廳,少先隊員們了解了無障礙通道、“辦不成事”窗口的功能,看到了各類辦事指南和訴求整改記錄。在社區文化走廊,工作人員為他們講解了記錄社區變遷的“記憶墻”和特色工作。 這場“探秘”之旅讓少先隊員們不僅看到了社區工作的“臺前”服務,更了解到基層治理者的“幕后”用心。 童趣建議碰撞治理火花 在社區規劃的紅領巾議事室里,桌上整齊擺放著彩筆、畫紙和話筒。當紅領巾智囊團牌匾上的紅布被緩緩揭開,8名少先隊員鄭重接過寫著“紅領巾智多星”的證書。紅領巾智囊團團長、賽魚小學五(3)班的趙宸宇認真說出了他的履職宣言:“我們要用眼睛發現問題,用頭腦思考辦法,讓家園變得更美好?!?/p> 紅領巾智囊團成立后的第一個任務是畫出自己心中的社區。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孩子們拿起畫筆描繪出心中的種種創意。有的用線條勾勒出帶滑梯的垃圾分類站,有的用畫筆描繪了帶寵物拾便箱的彩虹跑道,有的則為社區大廳設計了旋轉書架。孩子們的畫筆間流淌著對社區的熱愛。 “小當家”常態化參與家園治理 “垃圾分類箱能不能按顏色畫卡通標識”“希望社區廣場有專門的寵物便便箱”……在第一次議事會上,大家圍繞社區治理熱點議題暢所欲言。 紅領巾智囊團每兩個月舉行一次議事會,大家可以通過拍攝照片的方式記錄社區問題,參與樓道美化、文明養寵宣傳、垃圾清理等力所能及的治理行動。少先隊員們的建議會通過紅領巾提案提交社區。 這場充滿童真的治理實踐,不僅為賽魚社區注入了8份鮮活的“兒童視角”,更探索出一條“觀察、議事、實踐、反饋”的閉環機制?!懊總€孩子都是社區的‘未來主人’,我們希望通過紅領巾智囊團讓孩子們從被服務者轉變為治理參與者?!辟愻~社區黨委書記梁志娟說。(顧 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