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們模擬庭審。 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實效,推動法律知識從課堂走向實踐,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5月15日,市十四中高一年級70余名師生走進陽泉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參觀法治展覽、參與模擬法庭等沉浸式體驗,感受司法權威與法治精神。 活動伊始,在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法官助理武麗婷的引導下,師生們依次參觀了訴訟服務大廳、羈押室、一號法庭及少年法庭等場所。“同學們請看,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一號法庭,也是我們今天模擬庭審的地方。大家知道為什么法臺法椅的擺設要略高于分布于左右兩側的公訴人、辯護人座位嗎?主要原因是為了體現審判者的權威性和中立性?……”武麗婷耐心地為學生們講解著法律知識,大家積極提問進行互動。 接下來,學生們依次按序坐在旁聽席,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庭長魏增玲及副庭長古曉麗為大家講解了法袍、法槌的象征含義,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回答學生們提出的法律問題。“如果50斤冰毒里面含有49斤面粉,應該怎么判?”?高一(1)班學生趙盛宇提問道。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舉手提問,現場氣氛熱烈。 “現在開庭,請審判長、審判員入庭。”模擬庭審正式開始,當學生們穿上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等角色的制服時,仿佛瞬間進入了真正的庭審現場。“審判長”敲響法槌,那一聲清脆的聲音,讓整個法庭頓時充滿了莊嚴的氣氛。接下來,學生們圍繞一起因校園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案件認真演繹著各自的角色,從宣讀法庭紀律、核對被告人身份,到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直至當庭宣判,整個訴訟過程嚴謹規范、自然流暢,每一個環節都高度還原了案件審理過程。模擬庭審結束后,法院工作人員對學生們的精彩表現進行點評,并現場教育引導他們要學習法律、了解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 “當穿上法袍的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法律的重量。”扮演“審判長”的徐津冉感慨道。“作為‘被告’的扮演者,我深刻體會到觸犯法律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學生們紛紛表示,非常喜歡這樣的沉浸式體驗,通過模擬法庭活動讓他們對法律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承諾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做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副校長陳占斌表示,此次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模擬法庭的形式,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將抽象的法律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庭審體驗,讓學生們在參與和觀摩中增強法治觀念,強化法律意識。未來,學校將持續推進“行走的思政課”建設,將法治教育融入社會實踐,推動法治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為學生健康成長筑牢法治屏障。翟??穎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