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高新區平坦垴社區的工作人員來到位于泉中路老院子附近的一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例行巡查。“天氣預報最近可能要下雨,為了避免因降雨引發地質災害,我們加大了巡查的頻次,全力守護轄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平坦垴社區委員張軍艮說。 平坦垴社區的工作,是我市廣大鄉村、社區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巡查工作的縮影。目前,我市已經進入凍融期地質災害易發期。今年,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要求各級各部門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時刻保持臨戰狀態,查明隱患風險、強化監測預警,突出排危除險和避險轉移,織密凍融期地質災害防御“網”,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我市地處山西省中東部,地質災害分布范圍廣、災害類型多,災害隱患點在各縣區均有出現。每年3月到5月,氣溫回升后,土體封凍消融,裂隙冰凍融化,地表冰雪消融水與孔隙滲水進一步入滲,使得部分山體、斜坡、邊坡等在反復凍融作用后,力學強度急劇下降,極易誘發崩塌、滑坡地質災害。不同于降雨或人類工程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凍融期地質災害往往沒有明顯的誘發因素,其隱蔽性、突發性極強,一旦發生往往會造成較大損失。 面對地質災害防御的嚴峻形勢,今年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從巡查排查、部門協作、值班值守等方面發力,開展凍融期地質災害防御工作。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落實好縣、鄉、村及行業主管部門防治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結果為導向,主動謀劃,細化當前工作。黃土地區人口密集區域,重要交通干線、水庫庫區、工礦區和旅游景區景點是重點排查區域,相關人員既要排查巡查中發現的災害隱患,又要明確防災主體,落實防災責任。隱患區域長期無人居住的房屋,要設置明顯警示標識,嚴禁人員回流或租住;對已實施農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的,舊房必須全部拆除,避免因人員回流而造成傷亡事故;對于存在險情的區域,堅決做到“三個緊急撤離”。 地質災害防御需要部門協同,才能形成防治合力。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導、監督作用,會同應急、氣象、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門開展地質災害趨勢預測會商,明確重點防治區域、重要防治節點,督促各級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各自領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技術支撐單位駐縣進村,充分發揮“人防+技防”優勢,健全群測群防體系,確保監測到位、預警及時。 此外,我市涉及地質災害防御工作的各級各部門已落實了領導帶班制度、24小時應急值班值守制度、信息報送制度,遇有險情災情,工作人員將及時上報相關信息,為實時調度指揮、分析研判提供依據。(侯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