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法人員與共享電單車企業管理人員共同開展路面停放車輛整治。 對已投入使用的非法改裝、非標共享電單車進行查處,對運營企業共享電單車倉儲、集中充電場所等處進行檢查,開展運營服務質量考核……連日來,我市聚焦共享電單車行業,集中開展專項整治,構建共享電單車全鏈條安全監管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共享電單車是移動互聯網和租賃自行車行業融合發展的新型服務模式,是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也是有效銜接公共交通接駁換乘、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服務方式。目前,全市共享單車投放量為9900輛,涉及哈啰、青桔、美團、松果、自由行等5個品牌。 我市全面加強共享電單車全鏈條安全監管,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創新驅動、齊抓共管,堅持保障安全與服務民生相協調,規范共享電單車準入、備案、停放、騎行、維護、更新等環節,提升安全運營水平,切實規范行業發展,消除安全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 專項整治是構建共享電單車全鏈條安全監管體系的重要抓手。我市交通運輸部門會同公安、市場監管、城管、消防等相關部門,對轄區運營企業進行專項檢查,依法依規對已投入使用的非法改裝、非標共享電單車進行查處。同時,對運營企業共享電單車倉儲、集中充電場所等處進行檢查,督促運營企業落實消防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操作規程,按照電氣、消防等安全標準改建完善相關場所,并加強日常檢查、巡查;鼓勵安裝電氣火災監控和可視監測系統。督促運營企業定期對共享電單車蓄電池進行檢測,按照國家規定對達到安全使用年限的蓄電池進行報廢處理。 我市積極落實登記制度,提升共享電單車管理、服務水平。各縣區研究建立與城市發展規劃、公共交通發展和城市空間承載能力等相適應的共享電單車投放機制,合理確定運力投放規模;開展運營服務質量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動態調控車輛投放數量,激勵運營企業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督促運營企業嚴格落實相關規定,主動配合公安機關交管部門做好共享電單車注冊登記、號牌申領等工作。指導運營企業落實好“用戶實名制注冊和使用”要求,在車身醒目位置和手機App設置警示標志、標語,不得向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共享電單車服務。 共享電單車的規范停放一直是我市交通運輸部門關注的焦點。我市交通運輸部門會同住建、城管、消防救援等部門,綜合考慮公眾出行需求、停放設施資源、消防疏散要求等因素,對現有共享電單車停放區域和點位進行優化調整,在便利群眾接駁出行的同時兼顧了消防安全要求。支持運營企業在停放區域內通過采用設置電子圍欄、精準定位、藍牙道釘等技術手段,引導用戶按照標志、標線停放;鼓勵企業采用“收取車輛調度費”“用戶信用評分黑名單”等措施,對違規停放車輛的用戶進行警示處罰,對用戶的車輛停放行為實施有效監管。馮夢琪??李國彪??閆鑫生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