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交通運輸局主導構建的“交通+交警+高速口+檢測站”四方聯合的“治超聯動響應體系”首次實現“發現—上報—處置—反饋”全流程無縫銜接與閉環管理。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構建的“剛柔并濟”治超長效機制初見成效。 今年以來,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交通運輸局聯合交警部門、收費站、超限檢測站,創新執法手段,強化執法監督,優化服務舉措,著力打造高效、規范、公正的交通運輸執法環境。各部門強化協作配合,明確職責分工,共享資源信息,凝聚執法合力,保持嚴查重處高壓態勢,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類、影響一域的良好效果。 5月底的一個雨夜,一輛六軸貨車緩緩駛入岔口收費站,智能稱重系統發出警報,提示車輛超限率為12%,收費站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將信息推送至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 接到指令后,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三中隊聯合交警部門頂風冒雨疾馳30公里趕赴現場。依托創新建立的檢測數據云端同步、執法文書線上同步、處置進程可視同步“三同步”處置機制,聯合執法人員僅用32分鐘,就高效完成從初篩異常到復核查處的全流程,較常規流程耗時縮減60%。在亂流公路超限檢測站的“一站式”辦案大廳,待該超載案件處理完畢,平定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三中隊隊長王軍聯在執法日志中鄭重寫道:“聯動機制全要素實施成功。” 高效執法的同時,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堅持“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理念,在司機等待案件辦理的間隙,執法人員主動開展面對面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耐心向涉事貨車司機講解《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條例》《山西省道路運輸條例》中超限超載運輸的法律責任及安全駕駛要求,幫助司機深刻認識錯誤,增強守法運輸意識。 “沒想到晚上辦理案件能這么快,而且這大雨天還能喝上熱茶,休息充電,心里暖多了!”涉事司機感慨道。檢測站設置的“司機之家”內,休息座椅、應急藥品、充電設施、熱水、食物等一應俱全,為等待案件辦理的貨車司機提供了遮風避雨的溫馨港灣。工作人員“雨天路滑,注意安全”的暖心提醒,更讓司機感受到了執法中的人性關懷。 依托“治超聯動響應體系”,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貨車治超已基本形成“處置進程30分鐘完成、結案材料1小時歸檔、超限車輛24小時放行”的標準化流程。該體系的成功運行,是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落實新修訂的《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條例》過程中的關鍵突破,有效解決了基層執法“看得見管不著”與“管得著看不見”的難題。
|